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灣養殖神救援 助巴拉圭白鯧重返BBQ夯菜單

本文共774字

中央社 記者黃雅詩台北12日電

南美友邦巴拉圭熱愛燒烤,油脂豐富的「淡水白鯧」深受歡迎,不過當地白鯧一度因汙染等問題產量銳減,多虧台灣引進專業養殖技術幫助復育成功,讓白鯧重新成為當地BBQ的熱門菜單。

在巴拉圭深耕7年多的國合會駐巴拉圭台灣技術團長周俊賢,日前接受中央社越洋電訪,分享台灣幫助巴拉圭復育淡水白鯧的成功經驗。

他表示,巴拉圭漁獲量大減的主因,包括氣候變遷、河川汙染、興建水力發電廠、過度捕撈等,先前巴拉圭主要養殖吳郭魚,巴國希望擴大繁殖經濟魚類,特別是適合燒烤的淡水白鯧,過去十幾年來曾委請其他國家的技師協助,但都無法成功。

周俊賢表示,過去巴拉圭養殖業曾從巴西走私白鯧魚苗進來,卻衍生帶入疫病疑慮,台灣技術團作法是運用巴國「原生種」,突破技術難關大量繁殖,讓巴國白鯧養殖可以自立、不靠他國。

周俊賢坦言,起初計畫困難重重,例如對當地種魚特性摸不著頭緒,做人工繁殖造成大量死亡,經常必須重新到河流找尋種魚,不符經濟效益,幸虧後來從台灣引進專利的自動產卵孵化系統,由人工方式轉成自然交配繁殖,讓死亡率大減。

周俊賢說,新技術甚至讓種魚交配完幾天又能交配,種魚消耗量等於零,技術團不用再去河裡抓種魚,後來還可以在池子裡自行培養種魚,團隊提供技術輔導給巴拉圭農業部、大學教師、私人企業生產魚苗,經過幾年努力,使當地放養白鯧不再匱乏。

「相對很多國際團體捐了錢或物資就離開,台灣技術團是在第一線,手把手傳授當地農漁民改善生活的知識技能。」周俊賢說,很多受惠農民與婦女在分享會中說起自己的故事,常常感動得泣不成聲,讓他覺得工作很有價值。

周俊賢表示,他曾在貝里斯、宏都拉斯等多國服務,一路從技師成為擔負行政職的團長,他認為多數同事都對工作充滿願景和成就感,因為技術團就像台灣外交工作的微血管,負責供應養分到友邦最細微的角落;他笑稱「至於斷交,我很幸運沒遇過、也希望不會遇到」。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經部:台灣碳定價需與國際對齊 維繫產業競爭力
下一篇
台電新北核一乾貯達協議 高階核廢料處理邁步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