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對歐盟拋出經貿新架構 李淳:堆積木多層次推動

本文共792字

中央社 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30日專電

台灣政府對歐媒釋出欲建立與歐盟經貿新架構的想法,駐歐盟代表李淳向中央社進一步說明,台灣並未放棄推動雙邊投資協定,而是希望與歐盟形成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將以堆積木、多層次方式推動。

歐洲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在27日報導指出,台灣正尋求與歐洲聯盟(EU)建立類似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架構性模式,以突破歐盟官方多年來抗拒與台灣洽談雙邊經貿或投資協定的僵局。

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李淳30日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政府這套構想尚待討論形成具體的推動方向,大方向的共識是要去推動一個全面性經濟夥伴關係,「在這個架構下,有一些是要簽協定的領域,譬如說BIA(雙邊投資協定),我們沒有放棄,另有一些是要把我們現有的合作關係制度化」。

歐盟與台灣雙邊投資協定(Bilateral InvestmentAgreement)源自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Commission)的構想,但執委會在與中國的全面投資協定卡關後,便拒絕討論歐台雙邊協定。

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強力支持推動歐台雙邊協定,包括改提議洽簽「供應鏈韌性協定」等新方案,希望改變執委會的冷淡。李淳所提新架構是近年連串努力下的新嘗試。

他坦言今年台灣及歐盟都面臨政府換屆,因此短期難以期待具體成果,目標是先拋出議題、討論,「先讓雙方同意制度化的利益,然後再來看怎麼把它制度化」。

所謂雙邊關係制度化,李淳舉例像是台灣與歐盟經貿對話雖已提升到部長級,但並未成文約好定期舉行,過去也發生過台歐數位對話因官員更替等技術性原因而中斷兩年,所以希望透過文字約定,使各個合作領域的溝通模式常態化,消除雙方人事替換等變數。

李淳說,新架構下還能展開新領域、新產業的對話,例如經濟安全對話,或是開拓半導體、量子電腦的制度性合作模式。「有了合作關係,最後再花比較長的時間簽協定,所以其實就是典型的堆積木、多層次方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備戰2026中市長選舉?何欣純跨區送康乃馨搏人氣試水溫
下一篇
公務員平均退休年齡 多三歲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