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保育淺山農田5種蛙雀蛇龜 生態薪水年領達6萬元

本文共1142字

中央社 記者楊淑閔台北14日電

林業保育署今天宣布,生態服務給付增列淺山農田生態系的諸羅樹蛙、山麻雀、赤腹游蛇、食蛇龜、柴棺龜,農友落實友善農地、通報及監測這5個物種,每年最高領新台幣3萬元,積極營造再加3萬元。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天舉辦「生態服務給付新增瀕危物種發布會」,繼石虎、草鴞、水獺、水雉及台灣黑熊之後,宣布生態服務給付新增諸羅樹蛙、山麻雀、赤腹游蛇、食蛇龜、柴棺龜5個物種。

生態服務給付俗稱「生態薪水」,林業保育署說明,現行架構包含維持友善農地、自主通報、巡護監測3大給付項目,並依各種物種面臨的威脅與生態習性,設計獎勵內容。

針對這次新增5個物種,林業保育署說,農友只要在標的物種實施地區,農地至少0.1公頃(1000平方公尺)以上(赤腹游蛇至少要100平方米以上),不使用除草劑、毒鼠藥、不友善的防治網,並符合農藥安全檢出規範,每年每公頃最高核發3萬元獎勵金

至於農民若進一步為物種營造適宜的繁殖、棲息環境,林業保育署給每人每年再加發3萬元獎勵金。

林業保育署舉例,針對諸羅樹蛙,竹林面積需保持6成鬱閉度(林冠覆蓋面積與地表面積的比例),且林下落葉覆蓋厚度達4公分,並在4到10月繁殖期間,田區要維持水位。

山麻雀的生存需求,則是10月到隔年1月渡冬期間種植小米,茶園不能使用對鳥類有高毒性的農藥,配合機關在農地架設巢箱、通報異狀,提供山麻雀繁殖孵化至離巢,配合執行機關監測到當年度8月底,每巢核發3000元。

赤腹游蛇則要全期維持蓄水,不使用對水生物高毒性農藥,農地營造終年蓄水且覆蓋植物的生態池或生態溝,田區保留1成面積不翻犁、取得綠色保育標章認證、營造原生浮水或挺水植物等;埤塘、池沼、草澤等非生產型農地,也可申請生態給付,參考水田標準發給。

柴棺龜則是不使用刀片型機械除草工具,在森林邊緣的農地,冬季保留落葉覆蓋及良好排水、取得綠色保育標章等。食蛇龜也不能使用刀片型機械除草工具,儲水設施要加蓋,設置木構坡道、漂浮物等預防溺水設備,並營造植被覆蓋的生態池、生態溝及取得綠色標章。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說明,落實社區保育最大關鍵性影響,其實是跟野生物種比鄰而居的人類,保育也要關注淺山、農田生態系的物種,今天宣布的新增物種都不是明星動物,甚至包含很多人聽起來會害怕的蛇類。

他特別舉例,大家肯定很難想像,赤腹游蛇在日治時代是魚塘的害蛇,因為環境污染數量減少,近年來狀況也沒更好,除已公告為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再列入生態給付的物種,引導更多屬於私有地的持有者保育棲地,維持生物多樣性,「不要消失在我們這一代手上」。

農業部次長陳添壽說,自己童年時代的生態物種豐富,現在帶著孫子時也驗證孩子很喜歡動物,會叫的蜥蜴也敢抓,生態不是只有人類,物種要多樣化,這很重要,農業部一定會全力支持此計畫。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蕭美琴直播初體驗推花蓮好物 挺觀光將帶黨工旅遊
下一篇
撥補台電千億 政院今通過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