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亞太罕病圓桌會議在台舉行 健保給付最貴罕藥各國稱羨

本文共912字

聯合報 記者林琮恩/台北即時報導

隨醫療科技進展,罕病創新治療推陳出新,病友有了治癒疾病的機會,衛福部健保署今年八月起給付「全球最貴」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基因治療,即是「一次性、治癒性」創新治療。「2023亞太罕病聯盟台灣專家圓桌會議」今在台北舉行,東南亞各國代表對此稱羨。然而,愈來愈貴的創新治療,加重健保財務負擔,導致罕藥給付牛步,病友只能煎熬等待。

對此,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全民健保是單一保險人制度,政府讀買台灣醫療服務,但面對昂貴藥物、創新醫材,擁有協商力量的政府,仍面對挑戰。以SMA基因治療為例,原價一劑6000萬台幣,為全球最貴藥物,議價後仍要4900萬,考量財務負擔,健保採暫時性支付模式,給付期間蒐集真實世界數據,評估療效、決定期滿是否繼續給付。

「長期療效不確定是罕病創新治療一大難題。」蔡淑鈴說,SMA基因治療雖號稱終身有效,但藥物研發至今僅約8年,實際療效有待觀察,故必須採暫時性支付制度,同時與藥廠簽訂還款協定(MEA)。健保署擬於明年總額新藥、新科技預算中,編列30億暫時性支付預算,但目前總額兩案並陳,實際費用將由衛福部長薛瑞元最終核定。

為加速新藥納保,蔡淑鈴說,健保署與衛福部食藥署明年起將推動平行審查機制,針對台灣首發新藥、國際上市2年內的台製造新藥等,均可循此機制送審,預計減少新藥納保等待期6個月。不過,此機制有其風險,若食藥署核可的適應症與藥廠送至健保署的項目不同,程序就必須重來。

病友團體期待,考量罕藥特殊性,應在健保專家會議之下成立「罕病次委員會」,加速罕藥審查。蔡淑鈴表示,成立委員會並無不可,但恐會導致行政流程更繁複,未必能加速新藥審查。明年健保署將成立醫療科技評估(HTA)辦公室,處理新藥納保前的評估事宜,此辦公室將設有不同分組,例如罕藥一組、癌藥一組,由領域專家負責,希望藉此提升新藥納保效率。

「健保的目標是照顧弱勢。」蔡淑鈴表示,當罕病藥物愈來愈貴,若連政府都付不起,病人個人怎能出得起?罕病病友愈要平均每人、每年將近200萬,若要由根本解決問題,必須增加健保罕藥專款預算。未來健保署將把罕藥列為議價重點,但廠商也有社會責任,目前不少罕藥價格超過醫藥先進十國藥價中位數,呼籲藥界也應降低藥價。

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前排右3)今出席「2023亞太罕病聯盟台灣專家圓桌會議...
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前排右3)今出席「2023亞太罕病聯盟台灣專家圓桌會議」。記者林琮恩/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美議員協助台灣夥伴抗中 學者:為台建外交防線
下一篇
公務員平均退休年齡 多三歲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