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總統科學獎得主胡正明捐200萬獎金 設創新獎鼓勵青年

本文共1145字

中央社 記者葉素萍台北24日電

2023年總統科學獎應用科學組得主胡正明今天表示,他捐出新台幣200萬元獎金,設立半導體創新獎給台灣年輕人,年輕人不想去電子產業界,因為太辛苦,他希望政府有辦法鼓勵年輕人做「辛苦但是對社會重要的事情」。

2023年總統科學獎頒獎典禮3位獲獎者分別為:生命科學組的李文雄院士、應用科學組的胡正明院士、數理科學組的葉永烜院士,總統蔡英文今天親自頒獎表彰他們的傑出成就與貢獻。

李文雄為分子演化和生物遺傳學領域帶來深遠的影響,不僅推動「分子時鐘理論」的應用,在遺傳性別差異、人類演化及病毒演化等領域,持續不懈創新研究方向,更是首位榮獲遺傳與演化學最高榮譽「巴仁獎」的亞裔學者。

務農家庭出身的李文雄分享,從鄉下到總統科學獎是漫長的路,不過一路上充滿興奮,尤其是當結果超過期望時。他以自己的人生故事提到,「一個人的能力也許比他想像的還好很多,試了才知道」。

胡正明發明「鰭式電晶體」(FinFET),克服半導體物理極限,他是台積電首任技術長,領導研發團隊持續發表領先全球的FinFET原型,並及早部署FinFET技術與專利,奠定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國際上的領先地位。胡正明表示,自己是代表成千上萬、過去幾十年為台灣經濟成長真正出力的應用組科學研究人員獲獎。

胡正明提到,年輕人不想去產業界,因為太辛苦了,1個月前,他得知獲得總統科學獎有200萬元獎金,他第一件事是聯絡潘文淵文教基金會,希望把200萬元捐出,昨天他收到通知,董事會已同意成立胡正明半導體創新獎,每年給2位台灣年輕人,每人10萬元獎金。

胡正明表示,雖是杯水車薪,但他想表達,願意做自己能做的事,而真正能做事的是政府,希望政府能打破大家不願做應用科學的現象,想辦法鼓勵年輕人做這些「辛苦但是對社會重要的事情」。

葉永烜領導多項國際太空任務,推動台灣行星科學研究。此外,葉永烜一家從南京到台灣、再到澳門和香港,之後踏足美歐,再回到台灣,如同大時代縮影。

他今天致詞感謝台灣在1948年收容自己父母,讓父母一家在戰亂之中得到重生機會,更感謝台灣在1998年再次收容他,讓他的學術研究在中央大學有重新開始的機會。

葉永烜說明,除了小行星撞地球之外,未來的20、30年,人類社會永續發展會有4個危機:大流行病、人工智慧的誤用、氣候變遷、世界大戰,科學教育也應該針對這4個議題下手。

葉永烜表示,優秀人才是國家的棟梁,但因少子化,整個教育系統從幼稚園到研究所都受到很大的衝擊,因此必須設法改善教學環境跟人力資源,讓每位教師都能以作育英才做為人生的目標,同時也要改變薪酬結構、投資於爭取國際頂尖人才,且要有長遠的路線圖。

葉永烜還強調人道精神、公平正義、和平共處,他表示,有些國家為了強大而拋棄這些價值,但他希望台灣因為這些價值而強大,台灣責任重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路透:賴清德就職前夕 共軍擾台更加逼近台灣
下一篇
NCC:台灣大須繳回超額頻寬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