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貿易壁壘調查結果 學者顏慧欣:中國恐會拿ECFA項目開刀

本文共757字

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台北即時報導

中國商務部今年4月啟動對台灣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昨日公告調查期限延長3個月,至2024年1月12日止。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顏慧欣今(9)日表示,中國大陸貿易壁壘調查仍未結束,推測最後極有可能最後拿ECFA項目、以周邊理由進行制裁,讓台灣無法運用WTO規則回擊。

她表示,中國此時祭出貿易壁壘調查,政治目的大於經濟,就是創造政治壓力讓台灣處在緊繃狀態,像「溫水煮青蛙」,在選前將緊繃狀態拉到最高漲,同時也考驗我方政府如何接招,這也是兩岸政治攻防,執政黨也要展現出有處理兩岸關係能力。

顏慧欣觀察,針對貿易壁壘調查,中國商務部定位在違反WTO規定,但國台辦記者會則再衍生、並收歛至ECFA議題;若是前者,中國是不能任意制裁我方,但若收歛到ECFA,中方就可以單方面做出制裁。未來商務部和國台辦步調是否趨向一致,值得觀察。

她認為,貿易壁壘調查結果,若中方大舉對我展開貿易報復,例如限制台灣2500多項產品出口到中國,或是限制中國的原物料來台灣等具體措施,台灣是可以提出WTO爭端解決。

但她指出,中方極有可能拿ECFA項目開刀,但不明說是ECFA,而是利用周邊原因,針對某些項目祭出制裁。例如,先前中國針對台灣聚碳酸酯(PC)祭出反傾銷稅、對石斑魚祭出禁令一樣,這兩項是ECFA早收清單,前者是以反傾銷制裁,後者則是以食品安全檢驗制裁,這兩項都是WTO賦予工具。

也就是說,她認為,中方貿易壁壘調查結束後,會挑一些ECFA項目,以周邊理由祭出制裁,目的是讓台灣無法用WTO規則回擊。

至於我方政府能做什麼?顏慧欣認為,對於中方出招,我方要正確回應;二是顧好產業。因為中方祭出貿易壁壘是政治性目的,我方主動展現善意也未必會有好回應,貿易壁壘調查也不會因此結束,我方能做的就是顧好台灣產業,對於受創產業給予支持。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數位化同時帶來效率焦慮 保持正念、專注當下助因應
下一篇
提高專利審查核駁率?經濟部智慧局:是加強覆核、嚴格審查確保品質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