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受母親花藝啟發 編舞家賴翃中提煉美感融入創作

本文共1033字

中央社 記者趙靜瑜台北16日電

從小隨母親做花藝,凌晨到殯儀館插花,編舞家賴翃中從花藝積累編創美感,融入編舞,舞作「羽人」以翎子隨舞者身體擺盪,隱喻台灣動盪局勢,今年在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大放異彩,連滿20場。

透過文化部甄選,翃舞製作作品「羽人」參加外亞維儂藝術節演出,以京劇道具翎子隨舞者身體擺盪不止,隱喻台灣動盪局勢,不但連演20場皆爆滿,還加賣走道座位,反應熱烈。藝術總監賴翃中說,發傳單時遇到看過的觀眾滿意神情、還推薦給其他人,他內心很感動。

賴翃中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羽人」原本是雙人舞,是2017年翃舞製作創團之作,「當時我訂好目標要往國際發展,這齣舞作一則加入傳統元素,二則雙人舞容易被看見,結果真的很吸睛,持續拿到西班牙跟德國等舞蹈比賽獎項。」至今「羽人」也從雙人舞擴充到8人版本,挖掘更深邃的舞作情感。

賴翃中從街舞跳到現代舞,2012年北藝大舞蹈系畢業,2016年「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拿到金牌、優選與佳作,成為當屆最大贏家,獎金共新台幣30多萬元,賴翃中正好拿來創團。

畢業後到組團前那些年,是賴翃中的沉潛期,他邊教舞也編舞,尋求機會,「那時所有台灣補助案,沒有一件拿到補助;但也因為沒有拿到過,反而將所有創作力都放在『羽人』這個作品中,夥伴們會彼此鼓勵,這個作品一出去,就是要得獎,要透過作品去突破現狀,我們做到了。」

賴翃中編舞深受做花藝的母親影響,「小時候常常在旁邊玩,有時候花盆是圓形、是長形甚至不規則形狀,得想辦法把花都安置其中,自成美感;有時候不同的花材就是各有姿態,我母親就會說,要這些花放在對的位置上,要我自己去感覺。」

就是這句「放在對的位置上」,讓賴翃中開始嘗試,如果真的都沒辦法讓自己滿意,「就換一朵啊!」有些則是可以透過鐵絲,改變花的身形,「這跟編舞很像,對於畫面上的隊形,我知道舞者們應該對位在什麼結構上面,從小接觸花藝對我後來編舞的想像力,很有幫助。」

賴翃中說,工作受挫時、甚至被拒絕時他都看很開,「這也是因為母親。」賴翃中回憶,母親的花藝工作經常跟殯葬業者合作,「跟著媽媽在殯儀館待到半夜,她常常跟我說,反正在殯儀館死生都看過那麼多了,只要努力好好做,都好;碰到什麼工作,先接先做,才會有機會談理想。」

現在翃舞製作已經走出自己的一片天,賴翃中推出「國際共製計畫」透過巡演多國時結識的國際編舞家來台,為翃舞製作量身打造全新作品;「漂鳥舞蹈平台」則把餅做大,以公開徵件方式評選年輕編舞家作品,擴增舞者演出機會,持續為留下舞蹈人才而努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集會遭酸刷存在感 黃國昌:草鞋起家的民進黨早不見
下一篇
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 傳真除台電董座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