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5成民眾過重或肥胖 醫提醒每週減重勿逾1公斤

本文共826字

中央社 記者曾以寧台北13日電

國健署統計,逾5成民眾有過重或肥胖問題。不過醫師提醒,若想減重,每週勿減超過1公斤,否則會消耗身體所需蛋白質,造成營養失衡或身體系統性功能失調等問題。

依據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身體質量指數(BMI)應維持在18.5到24之間,低於18.5為過輕、介於24到27為過重、高於27為肥胖。社區健康組長羅素英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國健署統計2017到2020年間,50.3%民眾有過重或肥胖問題,是健康重要議題。

羅素英指出,熱量攝取高於消耗是造成肥胖的主因。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是健康體重者的3倍多,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但研究證實,當肥胖者減少5%以上體重,就可改善健康和相關疾病問題。

淨妍醫美診所醫師曾尹謙透過新聞稿表示,「肥胖」是人體內脂肪組織過多、脂肪細胞太多或太大,並儲存過多三酸甘油酯所造成,體脂肪過高即是肥胖標準之一。

曾尹謙指出,體脂肪分為「內臟脂肪」及「皮下脂肪」,前者分布在腹腔內,主要為飲食不正常、吃多動少造成,可藉飲食控制和運動逐漸消除;分布在皮膚下的皮下脂肪,則因每個人體質不同,在下巴、嘴邊肉、小腹、側腰、手臂、副乳、後背、大腿內側等部位,都可能因為運動鍛鍊不到,而形成脂肪堆積。

有些民眾為追求效果,選擇減肥藥或是快速減重方式解決肥胖困擾。曾尹謙提醒,若6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5%,恐代表身體有潛在疾病,甚至有癌症可能。

曾尹謙建議,每週減重不要超過1公斤,否則不僅會造成身體內所需蛋白質被消耗、營養失衡,還會進一步造成身體系統性功能失調,免疫力下降,不僅潛在疾病被忽視,還可能產生新疾病。

曾尹謙說,飲食建議減少攝取高GI、高油、高熱量的食物;運動則能維持身體基礎代謝率、訓練心肺並強健肌力,不論減肥與否,都建議每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超過30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此外生活中的小習慣也都可能無形中抵銷減重努力,如不愛喝水、愛喝含糖飲料、只坐不站、不運動等,都要注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立委質疑偏遠學校有總量管制 教部承諾增彈性
下一篇
台電新北核一乾貯達協議 高階核廢料處理邁步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