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山林共管廢柴變綠金 首座資材循環系統南庄亮相

本文共1002字

中央社 記者管瑞平苗栗縣11日電

農委會與苗栗縣南庄賽夏族人合作建構全國首座山林共管、資源循環示範場域,設置「林業剩餘資材循環利用系統」今天首度亮相,使木材生產與森林資源永續,更能讓廢柴變綠金。

農委會推動共管山林政策,在尊重原住民傳統文化與山林永續經營前提下,逐步恢復原住民使用自然資源的權利,107年起,由林務局新竹林管處與南庄賽夏族簽訂夥伴關係,透過和解儀式消弭恩怨,輔導部落加入山林共管巡護,發展養蜂、椴木香菇栽植、原生植物精油萃取等林下經濟產業,並帶動生態旅遊、環境教育及賽夏文化體驗活動。

農委會在林務局南庄苗圃設置「林業剩餘資材循環利用系統」今天首度對外公開,主委陳吉仲在林務局長林華慶、企劃處長莊老達、賽夏族長老根誌優等人陪同下前往視察。

林務局指出,南庄國有林地為重要人工林永續生產區之一,「林業剩餘資材循環利用系統」可將過去被視為毫無利用價值的枝梢材、枝葉等,透過精油萃取系統、生質炭多膛爐、生質氣化爐等設備,產出燃料顆粒、植物精油及生物炭等有效資源,此外,系統運作產出的熱能,也可搭接林下經濟加工器具,用來乾燥椴木香菇。

林華慶解釋,以往人工林採伐後,扣除約70%原木可作為木構規格材、家具用材及其他市場利用,其餘30%無法作為建築或家具使用的剩餘資材,多半棄置現場,除得耗費成本處理以便後續造林、整地,枝葉也會腐爛,產生二氧化碳又排回大氣層;如今可以收回、再利用。

系統產出的燃料顆粒,可作為本身氣化爐燃料使用,產生的熱氣比一般木材燃燒更穩定且有效率,甚至進一步產生生物炭,成為優良土壤改良劑,提供苗圃育苗及部落農作使用,而在苗圃育苗完成後,進入林地造林又再生成新的林木。

「林業剩餘資材成為原料,而非廢棄物」林華慶說,簡言之,這套系統讓剩餘資材多元運用,「讓廢柴華麗轉身變綠金」,也讓相關產業邁向淨零循環,希望未來系統產生的熱源進一步發展成電能,供應苗圃、育成中心所需電力。

陳吉仲表示,循環利用系統的運作模式,可大幅將剩餘資材再利用,達到農業淨零、提升森林碳匯,也有助提高國產材自給率。以前林務局擔心有人盜伐或對森林破壞,原住民對於政府管制也非常不滿,這都是過去歷史恩怨,目前南庄已成山林共管、資源循環的最佳示範場域。

面對農委會將升格為農業部,陳吉仲說,「永續林業、生態台灣」是未來重要發展願景,將更具體推動氣候變遷之農業調適及淨零排放政策、強化全國自然保育工作,打造更具韌性的農業,讓台灣農業得以永續發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總統:3月出口創2年來最大增幅 政府做產業靠山
下一篇
2023年各級政府潛藏負債破19兆 勞保增最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