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成大開發RNA藥物 有效阻斷惡性腦癌基因修復

本文共853字

中央社 記者張榮祥台南29日電

RNA(核糖核酸)藥物是生物醫學研究領域新星,國立成功大學團隊透過動物實驗,成功以噬菌體為載體,運輸RNA奈米藥物,有效阻斷惡性腦癌基因自我修復,增強放射線治療成效。

成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楊閎蔚研究團隊和跨校、跨領域團隊,開發出以噬菌體為載體,運輸「干擾RNA」以降低或抑制腫瘤特定基因表現的RNA奈米藥物,透過動物實驗有效阻斷惡性腦癌(膠質母細胞瘤)基因自我修復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ACS Nano期刊,並獲選為期刊封面故事。

成大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大腦內有「血腦屏障」保護,傳統藥物分子很難穿透,膠質母細胞瘤又有很強大的基因修復能力,造成腦癌治療效果極不理想;但隨著生醫技術發展,將奈米粒子當成載具,攜帶藥物穿越血腦屏障,可望提高治療成效。

楊閎蔚表示,團隊以小鼠為實驗對象,將奈米RNA藥物,透過「對流增強輸送」方法,直接遞送至惡性腦瘤中,克服血腦屏障。結果顯示,藥物降低腫瘤內EGFR和IKKα兩種基因表現,抑制惡性腦瘤細胞DNA修復的轉錄因子NF-kB,成功阻斷腫瘤細胞DNA修復。

團隊又對接受RNA奈米藥物後的惡性腦瘤小鼠照射低劑量X射線,小鼠中位存活時間超過60天。僅照射X射線的惡性腦瘤小鼠,中位存活天數只有31天。同時與使用臨床化療藥卡鉑結合X射線治療的惡性腦瘤小鼠中位存活天數相比,也提升20%效果且副作用更小。

楊閎蔚說,團隊利用基因工程技術,開發細胞自動生成所需RNA並直接封裝在噬菌體內部,一步到位的做法,大幅提升RNA穩定性與效率及降低成本,不同於做法繁複、成本高及穩定性不佳的傳統RNA奈米藥物。

成大表示,這項跨校及跨領域團隊,整合成功大學、林口長庚醫院、中山大學。研究團隊成員包括成大博士後研究員龎浩翰、博士後研究員李南熺、博士候選人許盈培、林口長庚醫院醫師魏國珍、陳品元、博士後研究員黃瓊瑩,研究時間長達4年。

ACS Nano由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Society)發行,是奈米、奈米製造技術與奈米科學領域的頂尖期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詐騙集團冒充社福機構員工 救助協會籲勿受騙
下一篇
NCC主委提名大轉折 業界指媒體大亨介入翻盤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