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大稻埕明善堂啟動修復 見證戰後勸善文化興衰

本文共565字

中央社 記者陳昱婷台北25日電

位於台北大稻埕的歷史建築「明善堂」創建於清末時期,百年來經歷店鋪、鸞堂及廟宇身分,並在昨天啟動修復工程。文化局期盼,明善堂重生後能體現迪化街興盛一時的勸善文化。

迪化街1段308號店屋(明善堂)在民國101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登錄資料顯示,明善堂在清末時期創建,建物形式為閩南街屋,原本作為店鋪使用,戰後初期變為以「勸善」所設立的宗教場域,反映大稻埕地區民間信仰的多元與混合特色。

歷經10年籌備後,明善堂昨天舉辦修復動工典禮,台北市文化局表示,所有權人將自行辦理工程,依原貌修復建物,並把原設神龕的1樓打造為文史展示空間,經費估計須新台幣1400多萬元,預計114年竣工。

文化局透過新聞稿指出,大稻埕地區具有近百處文化資產,密度為台北市之冠,其中明善堂更與其他經營店鋪的歷史建築不同,是大稻埕少數以一坎一落一過水店屋形式設立的宗教空間,留下豐富人文脈絡。

文化局介紹,明善堂直到50年代都不定期有勸善者(說書人)進行講古演說及教化,信眾後代多稱為「勸善堂」。隨著相關活動日漸沉寂,明善堂轉為單純祭祀的私設廟宇,供奉儒釋道3家神明。

文化局表示,大稻埕的歷史形象向來以商業及傳統產業為主,沒有固定教義或經典的勸善文化則相對式微且不易再現,期待明善堂的重生能反映迪化街興盛一時的勸善文化,並串聯周邊文化資產、提升大稻埕北段活躍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傳蔡總統520前特赦陳水扁 綠委:尊重總統職權
下一篇
台大設政經學院總統力挺 蔡英文出席揭牌典禮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