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大學生問台灣對中國經濟依賴?賴清德:情勢已經在改變

本文共1018字

聯合報 記者丘采薇/台北即時報導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今晚到政治大學與青年座談,有學生問,民進黨政府希望降低對中國依賴,但是民進黨執政期間,台灣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卻不斷上升。賴清德回應,情勢已經在改變,也有台商漸漸離開中國大陸。

談到台灣對中國經濟依賴,賴清德說,「過去的確如此,現在漸漸調整改善」。過去台灣產業到中國大量投資,是因為中國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全球經過幾十年產業鍊重組,中國受益最多,中國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大量人才、資金、技術都到那邊去,因此近二、三十年來,中國才有辦法經濟起飛那麼多。

賴清德說,中國應該感謝台灣。因為中國外資裡面,台灣投資最多,前前後後超過兩、三百億美元,台商總共一、兩百萬人在中國,推動產業,創造就業,穩定社會,當然台灣也因此獲利,這是雙向的。台灣應該肯定中國這個市場的功能,中國應該也要肯定台灣企業對中國的貢獻,如果大家都存這個善念,「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

賴清德說,如果對方可以看到台灣社會對中國的善意,大家來籌畫增進兩岸人民福祉的目標,大家來談合作,只要讓台灣保有對等、尊嚴的立場,大家都可以來做。

賴清德表示,中美貿易科技戰,讓全球供應鏈重組,長鏈變短鏈,另地緣政治變化,包括俄烏衝突加深產業鍊重組,疫情抗更推波助瀾,因此台商已經漸漸離開中國大陸。他也說,2011年,台商對中國大陸投資有146億美元,2021年只剩下50億美元左右,但2021年台灣對印太區域國家投資有52億美元,換句話說,台商最大投資區域不再是中國。

賴清德也說,去年工業總會報告,問在中國投資的企業,有沒有要計畫離開中國大陸,結果共有六成。其中一成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因此過去台灣跟中國的合作關係,是產業鍊的結果,台灣出口到中國市場的是零組件、設備,是可以用來生財的機械,不是最終的產品,中國生產後再到世界市場,因此中國十大企業,有六家是台資企業。

賴清德說,他說這些是要讓大家知道,情勢已經在改變,中國也了解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台商是中國最大的外資,台灣人民對中國的善意,包括中國發生地震、颱風,台灣都出錢出力,如汶川大地震,台灣捐了70億元新台幣,但捐了那麼多錢到中國大陸,中國好像不當一回事,相對地震時捐了200億日圓給日本,日本到現在還在感謝。

賴清德說,兩岸情勢已經在改變,之後要讓台灣的產業升級,經濟轉型。大家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到世界各地投資,購併其他國家有潛力的公司,生產的產品可以行銷到全世界,這才是台灣未來要推動的經濟發展藍圖。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記者胡經周/攝影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記者胡經周/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出席台北母娘文化季 蔡英文:繼續團結台灣就能持續前進
下一篇
振興花蓮觀光旅遊6月實施 鄭文燦:15.84億都用在花蓮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