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鴻海站穩均線 法人卡位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本報系資料庫)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1061字

經濟日報 文╱蕭君暉

鴻海(2317)上周五股價收平盤105元,成交量1.25萬張,雖跌破5日均線,但仍守穩在10日、20日與60日均線之上。累計近一周三大法人合計買超3.75萬張。

鴻海於1974年由郭台銘創立,創立初期以製造黑白電視機旋鈕起家,創立之時主要從事模具製造,日後跨入電子代工領域,並跟隨第一大客戶蘋果一起成長,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最大電子代工龍頭,2022年營收高達6.62兆元。

2019年郭台銘正式交棒給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劉揚偉隨即進行鴻海集團的3+3轉型升級策略,將鴻海集團由智慧手機、雲端伺服器等ICT傳統產品代工領域,進一步擴展到電動車、數位健康與機器人等新興產業,以及跨入人工智慧、半導體與新世代通訊等三項核心技術。

在劉揚偉擘劃的轉型升級大業,以電動車整車製造最受矚目,根據鴻海的目標,該公司將在2025年達到全球電動車市占率5%的目標,屆時電動車營收將達到兆元大關,電動車出貨量達到50萬台到75萬台,毛利率則提升到10%。

電動車是鴻海的中期與長期目標,若是觀察鴻海今年短期目標,鴻海公布今年4月營收4,292億元,月增7.23%,年減11.77%,與公司預期相當,今年累計前四個月營收1.89兆元,年減0.14%,為同期次高。

展望第2季,鴻海表示,目前已經進入新舊產品轉換期,加上2021年缺料狀況在去年上半年緩解,導致去年上半年拉貨動能高於一般季節性表現,在去年基期較高的情況下,預估本季營運展望將呈現季減、年減狀態。

鴻海發言人巫俊毅之前表示,第2季業績展望儘管是季減與年減,但仍然是一個很不錯的水準。對鴻海來說,今年短期的觀察重點,將是下半年推出的iPhone 15系列,其銷售能否達到蘋果的預期,由於目前總體經濟情況不穩定,市場雜音很多,只能靜待下半年旺季來臨。

不過,全球G2趨勢已經形成,所有品牌廠商都要求台廠必須要有中國大陸以外的產能備案,台灣零組件廠商陸續已公告赴越南、泰國與印度等地設廠,以迎合客戶需求。而鴻海集團全球布局最完整,主要市場都已布局卡位,受惠最大。

例如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法說會上,特別點出印度對蘋果的重要性,蘋果今年第1季在印度銷售創下新紀錄,反映其愈來愈依賴印度市場,以提振整體營收成長。

鴻海是最早進入印度市場的蘋果供應商,而且,鴻海不僅在印度生產iPhone,未來還將生產AirPods與iPad等蘋果其他產品,隨著蘋果持續擴張印度市場,鴻海受惠最大,並望支撐鴻海未來的業績。

選股原則

5日均價大於10日均價,10日均價大於20日均價,近五日三大法人買超大於1,000張。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歐洲水泥加持 中華信評調升台泥評等展望至「穩定」
下一篇
友達Q1每股虧0.46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