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獨立書店訪視員蔡志浩致歉「我的視角非典型」

本文共813字

中央社 記者趙靜瑜台北25日電

日前發表「獨立書店:逛與不逛的掙扎」引發爭議,獨立書店訪視員蔡志浩今天在臉書上致謝與致歉,他表示只是傳達個人書房滿出來之後斷捨離的心境,「我的視角比較不典型,再次致歉。」

蔡志浩個人臉書上表示,他很感謝各方關注與熱烈回應,「對我很有啟發性。行業的輪廓因此展露得更清楚。」蔡志浩說,「不買書」並無推廣之意,「原意只是傳達個人書房滿出來之後斷捨離的心境。但因表達不當,未能準確傳達,說得有點太過肯定。引起各界擔憂,甚至讓書業夥伴感覺受傷。特此表達最深的歉意。」

蔡志浩表示,造成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及文化部的困擾,他深感抱歉,「我很珍惜這些年與書店的交流與情誼,以及協會與文化部的指導。但也深知我的視角比較不典型。如果協會與文化部認為沒有幫助,我能夠理解,也再次致歉。

蔡志浩表示他今年55歲了,「這輩子累積的書從書房滿到地上。到後來書房的地板幾乎只剩一條巷子,就連這條小巷都愈來愈常有書違停。」他開始重新思考買書的習慣,正好在思考包括電子書等解決方案時,剛好遇上公共圖書館在這十年的復興,就這樣不知不覺間銜接過來。

蔡志浩說,他意識到自己經歷了一整套的轉變,從環境到個人,所以在「獨立書店:逛與不逛的掙扎」記錄了自己體驗到的轉變,「其實也就是把某個當下稍縱即逝的感覺與想法記下。必定不會全然正確,也沒有要推廣什麼。感謝各界指教,日後會更謹慎。」

蔡志浩說,10年前初次接到協會的訪查邀請到現在,每次訪查都有協會成員與文化部代表,外部顧問就從各自的專業來看書店的現況與機會,「我從使用者經驗、設計思考與創新的角度切入,焦點就在人與體驗,包括消費者生活型態與使用者需求。」

蔡志浩認為,獨立書店真正的競爭對手不是網路書店或圖書館,而是消費者的休閒活動選擇與休閒資源分配。他也表示,創新必定充滿著不確定性,「每一個對未來的預測,包括我的都有可能是錯的。但也觸發各種想像與行動。」蔡志浩並希望大家勇於實驗與衝撞,試探出一條離美好的未來更近一點的路。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影/京華城「3聲明」 董事長呼籲各界擺脫政治色彩干擾
下一篇
創業之星選秀 快來報名/宏匯挺新創 打造育成基地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