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家長常說「孩子出社會自然就知道了」幼教學者:父母以為的保護,事實上是在剝奪?

提要

我們以為在「保護」,事實上是在「剝奪」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2180字

經濟日報 三民書局

作者: 李淑菁

二○一九年六月一則新聞〈憂四十四歲啃老兒成殺人魔,前大使「大義滅親」震驚日本社會〉引起許多討論。日本前駐捷克大使熊澤英昭親手殺害自己的長子,因為兒子已經四十四歲卻一直沒有工作,宅在家裡玩遊戲,每個月課金超過三十萬日圓(約新臺幣九‧二萬元),還向父母叫囂「一個月花的課金比你們賺得還多」、「擅自把我生下來就要擔起照顧責任到死前最後一秒」。

這新聞也讓我聯想到不少學生曾跟我談到他們不能出去或出國最大的理由竟是「父母不會准!」有個住臺北的大學生在上完我的通識課後,想在暑假規畫一個人出去走走,家中長輩怕生為獨子、金孫的他有任何閃失,要求他只能在臺灣,而且不能跨越大甲溪;有研究生跟家長要求想去「越南」走走看看,然而最後的妥協是只能去「臺南」!

有一次跟〈天下獨立評論〉針對撰文內容進行討論。總監廖雲章說:「六都市長的選戰社群團隊裡,都是世新的畢業生,他們因為在學校裡有大量跟業界合作的經驗,幾乎很能抓緊時事,又能用年輕人的語言溝通,而且沒有強烈的政治立場,很能扣緊社會脈動。」「所以最近高層們提醒主管,不要再找政大、臺大的學生,要混血,找有創意的私校學生可能更接地氣。」她說:「我發現打仗的能力在這個時代變得很重要,要有戰功,才能有存活的空間。不只是在媒體業,產業界也是這樣的。」

那次的討論不久之後,另一場景出現在國立大學校內某委員會議。主席說:「學生去做志工,盡量不要讓他出校門,以免發生危險,協助校內相關事務就好。」我舉手說:「學生都是成年人了,何況這些活動是具教育意義的!」

我們以為在「保護」,事實上是在「剝奪」

當我們害怕學生危險,或者是說「保護式」,同時也是「自保式」地不讓學生出校門,擔心學生在「外面」出了任何事故,可能被究責,這樣的做法才是真的將他們的未來置於險地。一直處於校園的保護傘下,有些學生恐無法分辨所謂的「危險」為何,有些可能天真地以社團活動方式面對職場;有些可能也想一直躲在校園中,可以不需面對真實的世界。

或許這就是學歷漂亮、滿手證照,卻也拿不到一個工作的原因。我們以為在「保護」,事實上是在「剝奪」—剝奪學生/孩子學習的機會、剝奪他們理解社會的險惡與美好、剝奪體驗社會以及學習協商與社會共處的方式。

有些家長可能說:「他出社會『自然』就知道了!」好像脫離學校,大家一夜之間就「自然」成為「大人」了,於是我們開始用「大人」的標準期待這些過程中被「剝奪」學習機會的「孩子」,那種失望當然不言可喻!

「學習」並非以時間為斷點,而是像光譜一樣,從一端點走向另一端點的過程。在光譜之間的游移中,左端點的元素會逐漸增多,也是協助走往右端點的準備工作。學校有責任協助學生理解另一端點的樣子,甚至透過「社會」本身的多元與豐富性,裝備學生面對未來的能力。

野放養成的堅韌

二○一○年夏天,我曾在挪威農場打工換宿(擔任WWOOFer),過程中對植物的觀察,也讓我對環境與人的關係有更深刻的體會。農場四個大溫室種有豌豆,溫室外還有四排「野放」豌豆。一天,我們被要求摘「野放」豌豆,我發現這些豌豆普遍沒有溫室中的肥美,體型較小、賣相較差,但非常堅韌,要一手先固定住豆莢前頭,另一手才能順利摘取;不像溫室內的豆莢,單手就輕易摘下來。

「野放」的孩子,生命力會不會比較堅韌呢?現在的孩子成長過程中備受保護,就像在溫室中長大,成長過程中很少受飢寒與挑戰,普遍長得漂亮;但外面的環境卻愈來愈競爭惡劣,然而我們有讓孩子們習得如何接受外面激烈挑戰的能力了嗎?讓溫室中長大的孩子習得自立獨立生活能力之前,就將之推到火線,是不是也是一種不道德呢?

野生野長的年輕人,或許在未來有更多的機會!

大學部通識課程中,通常我會設計一項「一個人的漂流」小作業。總有某一比例的學生選擇漂流到學校後面的貓空,我才訝異的發現有一群學生眼裡只有考試、分數、成就,對自己生存的環境卻是那麼無感、也沒有興趣探索,透過這作業才有機會到貓空、才開始跟自己對話。學生也在「一個人的漂流」中看到自己的膽小、在意別人的眼光、難放鬆。

每到學期中,我總要問大學生「寒、暑假有規畫的請舉手?」一個班內總不到五位。我不時鼓勵學生往外跑,不要只窩在家裡讓家裡養,並提供許多用很少的經費就可以體驗世界的方式。有時學生會質疑「那麼辛苦要做什麼?家裡養不是很幸福嗎?」也有人說:「我把旅行的時間拿去補托福不是更實在!」

聽到這些句話,我只能報以無限的祝福,祝福他的人生永遠順遂如意。一開學,我問學生假期中做了什麼事,最常聽到的答案還是:「在家耍廢!」更有教育系學生說:「我修課原則是不要出教育學院!」有些學生在課程中尋找他想像中的「知識」身影,更有學生焦慮地問道:「老師要不要講一些教檢會考的題目?」對於未來可能成為人師的學生而言,恐怕還有更多的能力需要被養成。

本文摘自三民書局出版的《野力:翻轉慣行教育!培養獨立性 x 思辨力 x 創造力》

作者:李淑菁

出身雲林農家,在鄉野泥土中打滾長大,留學英國劍橋,親身體會階級與族群的作用力,當過自由時報財經記者、NPO工作者、松山家商夜間部社會科教師。現為政大幼兒教育研究所暨教育系合聘副教授,兼政大幼教所所長。最喜歡的身分是天下獨立評論「有機教育」專欄作者/旅人/終身學習者。著有《再見香格里拉藍:旅行教我的事》、《性別教育:政策與實踐》、《多元文化教育》(與劉美慧、游美惠合著)等書。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創立於1953年,為了「傳播學術思想,延續文化發展」,多年來默默耕耘著書的園地。從早期的法政大學用書、三民文庫、古籍今注新譯叢書、《大辭典》,到各式英漢字典及兒童、青少年讀物,成立至今已出版了一萬多種優良圖書。不僅讀者佳評如潮,更贏得金鼎獎、好書大家讀、OPENBOOK年度好書等諸多獎項的肯定。在見證半個世紀的社會與時代變遷後,三民書局已轉型為多元、綜合、全方位的出版機構,持續與愛書人一起成長。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延賽須於1小時內退票? 消保處查核9成職籃退票不合格
下一篇
台鐵票價連29年凍漲告終?新提案北高恐漲逾300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