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肺癌ALK基因突變易侵襲腦部 健保給付第三代藥物救命

本文共898字

聯合報 記者林琮恩/台北即時報導

衛福部國健署日前公布癌症登記報告,肺癌超越大腸癌成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胸腔腫瘤科醫師表示,肺癌共有10多種致癌基因突變,其中ALK突變較強,單一驅動基因就能致癌,且容易侵犯腦部,健保署11月起給付第三代標靶藥物,對腦部具保護效果,讓治療有更多選項。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今舉辦「肺比尋常 立刻挺你」記者會。台大醫院胸腔腫瘤科主任施金元表示,肺癌基因突變有10多種,其中ALK突變占比約5%,病人特色是年輕、不抽菸,比起一般肺癌常發生於六、七十歲長者,ALK突變患者多在50多歲時罹病,相對年輕10歲。因年輕民眾健檢意願低,也未必符合國健署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資格,診間常遇到病人確診時已是第4期。

施金元說,ALK基因突變強,單一基因突變在動物實驗中就能引起肺癌。另外,ALK基因突變患者,容易出現腦轉移,但治療藥物因腦部主動排除、屏障毒物的特性,過去難以進入大腦,愈新的藥物,愈能夠進入腦部,患者能用藥的時間也較好。否則即使積極治療,患者腦部受損,神智不清、溝通困難症狀出現,病人生活品質仍會變差。

北榮胸腔腫瘤科主任羅永鴻表示,肺癌特色是容易出現抗藥性,用藥2至3年後,因腫瘤轉移至腦部等處,產生頭痛、頭漲的狀況,或出現噁心嘔吐症狀。健保11月1日起放寬晚期肺癌ALK突變病人標靶藥物選項,過去只有第一、第二代標靶使用,本月起歐美治療指引早列為第一線使用的第三代ALK標靶,國內醫師也能使用,同時取消第一線用藥後須腦轉移才能使用第二線用藥的規定。

羅永鴻也說,不同標靶藥物有不同副作用,若臨床上有多元選項,患者因副作用不適的時候,醫師可視情況交替使用。另外,患者第一線治療後無疾病惡化中位數為2至3年,加上ALK治療方式增加,只要保持樂觀,積極配合醫囑,樂觀面對、積極治療,就能達到良好生活品質及存活時間。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則說,年輕病友面對癌症治療,新藥可近性是一大問題,青壯年族群低薪、低存款,若有商業保險也是低保額,當健保給付有限時,會有蠻大的壓力,擔心沒有足夠資源使用適合自己的藥物。協會將開啟肺癌病友疾病旅程研究,盤點不同期別病友,在不同治療階段中,也哪些期待未被滿足。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右起)、台大醫院胸腔腫瘤科主任施金元、北榮胸腔腫...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右起)、台大醫院胸腔腫瘤科主任施金元、北榮胸腔腫瘤科主任羅永鴻今出席「肺比尋常 立刻挺你」記者會。記者林琮恩/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百貨公司化身派對 夜間限定藝術博覽會9日登場
下一篇
台鐵票價連29年凍漲告終?新提案北高恐漲逾300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