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2023生技論壇/台康生技董事長劉理成:發展CDMO 機會來了

提要

建議業界以商業聯盟、合併等方式 提升競爭力

本文共1059字

經濟日報 記者魏鑫陽/台北報導

台康生技(6589)董事長劉理成表示,隨中美國際競爭升溫,從貿易戰延伸到戰略與科技,甚至延伸到生物科技產業上,而台灣生技業近年來積極發展的委託開發與製造服務(CDMO)具有四大機會,業者不妨考慮以商業聯盟、合夥甚至合併等方式,讓台灣CDMO更具競爭力、用以創造營收成長,加速進入國際市場。

台康生技董事長劉理成。 記者林俊良/攝影
台康生技董事長劉理成。 記者林俊良/攝影

經濟日報昨(14)日舉辦2023生技論壇「生醫科技大未來」,劉理成以「中美國際戰略的競爭對台灣生物產業鏈的影響」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劉理成指出,自2017年美國將中國大陸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後,貿易戰成為兩強之間國際戰略及科技的競爭。隔年,開始禁止美企向中興、華為等公司銷售元器件,並開始輸美徵稅清單、持續增加關稅,到去年8月9日通過晶片與科學法案,升級到晶片戰;同年9月12日,拜登更簽署了一項旨在促進美國生物科技產業以應對中國挑戰的行政命令,讓國際格局逐漸趨向兩極化。

隨中美對立轉劇,也對大陸生技業產生影響,像美國FDA就拒絕了僅以中國大陸的臨床數據做為藥證的審核。但是,就主觀而言,中國大陸與美生物領域的業內人士並不都對美國對中國技術遏制戰略持支持態度,相反地,無論是出於經濟利益還是全球衛生治理的價值考量,不少人認為中國與美國生物技術合作所帶來的益處遠大於相互競爭和提防。

不少公司開始將研發分散多個地方,而不是僅單獨集中在中國。不少CDMO型態的公司,因業務下滑而開始尋求整併機會。

劉理成表示,台灣生技業具四大機會,業者不妨考慮以商業聯盟、合夥甚至合併等方式,整合有限資源,讓實力更集中、提高競爭力,加速產業進入國際市場,持續為中美產業鏈提供服務。

劉理成建議,台灣在發展生技製藥國際市場時應更具謀略思維,尤其是發展CDMO時。目前全球製藥市場對CDMO的需求仍以蛋白質藥物為主流,但其實生物製劑近來以每年超過7%的成長速度穩定成長,2015年以後,已有50%以上的藥都是需要靠基因轉殖技術來生產的生物製劑。

台灣的機會之一,就是招攬這些有卓越技術的新創新藥公司來台開闢第二個研發中心。其次則是透過投資或授權,或是運用併購、上下游聯盟/合資等方式,將新技術及新藥帶到台灣發展,用以擴大產業的規模及取得關鍵技術或潛力資產、人力及專家去創造營收成長。

劉理成認為,台灣近兩年來有許多公司積極投入CDMO,結合CRDMO或CDMO提供藥品開發一條龍高品質技術服務,則是第三個機會。第四,有不少國外客戶委託案件可能會離開中國大陸,但能否轉到台灣的機會在於客戶對「戰爭」風險評估,「但短期的風險,卻從來沒有被認證過。」業者應更積極去爭取。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獨家/89年前地震千人亡 聯翔餅店董事長曝父離世前的傷痛
下一篇
星座理財/巨蟹座 財運亨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