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極重度聽損基因治療 台大、北榮聯手研究獲重大成果

本文共983字

聯合報 記者沈能元/台北即時報導

兒童聽損影響生長發育、學業和社會適應能力,如何治療是醫界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台大醫院、台北榮總共同研究發現,聽神經受損引起的極重度聽損,致病原因可能是多個基因變異,進而影響內耳毛細胞和神經元功能,同時降低人工電子耳效果。研究發現,經利用新型病毒載體進行基因治療,於動物實驗可改善小鼠的聽力和平衡表現,未來有望應用於人體,為聽障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台大醫院、台北榮總為國內兩大醫學中心,自民國96年4月4日簽訂教學研究合作計畫,每年由兩院各提撥1000萬元,就不同醫療領域發展需求之議題進行合作,今天兩院共同舉辦「台大醫院與台北榮總兩院教學研究合作計畫成果發表會」。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說,與北榮合作是「少林與武當的結合」,透過醫療精英的相互合作,開創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

在聽神經病變精準醫療,改善兒童聽損問題研究議題,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吳振吉說,耳朵構造包括外耳、中耳、內耳及聽神經,如感冒造成中耳炎引起聽損,此為傳音性聽損,中耳炎痊癒後,聽損也可痊癒,但內耳、聽神經等疾病引發的感音性聽損,新生兒盛行率約為千分之三至四,而往後出現延遲中度聽損兒童比率為2%,其中約三分之二患者致病原因是基因問題。

吳振吉指出,聽損治療方式依程度不同,若是中、重度聽損為使用助聽器,極重度聽損則使用人工電子耳等,但如果聽神經已受損,就會影響人工電子耳的功能。經研究發現,人工電子耳效果不佳可能是多個基因變異,進而影響內耳毛細胞和神經元的功能,降低人工電子耳效果。

因此,研究團隊利用新型病毒載體進行基因治療,於動物實驗可改善小鼠的聽力和平衡表現,並顯著改善螺旋神經元的數目與形態,未來有望應用於增強現有人工電子耳的效能。這成果為聽障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並將對未來聽力恢復領域的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至於,未來是否有機會可以用在兒童身上?台北榮總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鄭彥甫說,團隊致力於研究聽障者精準及基因醫療,目前對於未來兒童聽損的基因醫療「抱持著樂觀的態度」,並與國外藥廠、生技公司在臨床、基礎研究積極合作,往後應會有一些進展。

台北榮總及台大醫院今於會中發表超過30項合作研究,包括「預測肝癌發生及治療預後,打造肝癌患者的精準醫療」、「腫瘤免疫微環境調控的轉譯醫學探討」、「聽神經病變之精準醫療,改善兒童聽損問題」及「動脈硬化血管病治療新標的:靶向內質網蛋白TXNDC5」四項重要研究成果。

台大醫院與台北榮總上午舉行兩院教學研究合作計畫成果發表會,共發表「聽神經病變之精...
台大醫院與台北榮總上午舉行兩院教學研究合作計畫成果發表會,共發表「聽神經病變之精準醫療,改善兒童聽損問題」等30項研究成果,出席貴賓、醫師合影。記者曾吉松/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版神鬼交鋒 她用1招騙過戶政外交部 假身分躲19年還爽出國39次
下一篇
THE亞洲大學排名提升 台大:多數指標有進步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