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全球經濟去風險的挑戰

全球經濟去風險的挑戰。(路透)
全球經濟去風險的挑戰。(路透)

本文共1492字

經濟日報 社論

過去幾年西方國家及台灣都將經濟安全及「去風險」作為政策主軸,其中降低對中國大陸的依賴成為各國重中之重。然而全球供應鏈錯綜複雜的結構,背後有其經濟上的邏輯及合理性,近期國際研究就顯示,要用人為的方式調整並不容易,至少是漫長的過程。時間一長變數就多,如何管理變數是政府及企業都需要嚴肅面對的問題。

按OECD剛釋出到2020年的「附加價值貿易」(TiVA)統計推估,至2020年為止,中國大陸仍是全球製造業的單一強國,占全球製造業比重達35%,次之的美國為12%、日本6%,印度與南韓分別占3%,包括台灣在內,法國、義大利、加拿大、英國各有2%的占比。

中國大陸在2000年後開始脫離加工出口區的結構,其出口最終產品成長幅度顯著提高,並為其帶來了貿易紅利,該時期中國大陸在2002年成為世貿組織會員,外資大量進入,帶動當地技術與可在地供給半成品與原物料的發展。再者中國大陸主力出口的製造業也有變化,1995年技術層次較低的紡織成衣是主要出口產業,2020年電子業已是出口主力,對此台灣電子五哥應該功不可沒。由於中國大陸享有高度的製造能量,2020前美國依賴中國大陸產品的情形,三倍於中國大陸對美依賴程度。

不過這份分析的OECD資料時期只到2020年,2018年川普主導的美中關稅戰雖然開打,但2021年以後拜登政府才高調提出近岸回流及友岸外包,試圖降低對中依賴與去風險化,至今各界不免疑惑美國與世界最大製造強國的依賴關係是否降低?依美國貿易數據,進口自中國大陸的比重從2017年22%高峰降至2022年17%,尤其是機器設備、鞋類紡織與電話機組等都明顯減少,取而帶之的雙邊貿易為從越南進口的紡織成衣、從墨西哥進口的汽車零組件、玻璃、鐵、鋼等產品。

從直接貿易的數字來看,美國確有在降低對中國大陸依賴,但是可能只是局部現象,因為同時間越南及墨西哥自中國大陸進口的比例也在升高,且中國大陸在這兩個地方的投資活動也明顯增加。

這個現象也發生在泰國及柬埔塞,美國進口自這兩國的成長幅度,恰與中國大陸出口到這兩國的成長曲線極為類似,這「共生共伴」的一進一出現象,一般認為可能是原本由中國大陸直接出口至美國的產品,藉著「繞道」第三國再出口。這個改道策略,可能是中國企業回應拜登友岸外包訴求,將產線移至第三地落腳的展現;或者也有規避中國大陸直接出口美國會面臨反傾銷、301條款關稅的問題,乃在第三地微幅加工改變原產地後再轉銷美國,這雖然有法律上爭議,也是2023年拜登政府宣布對中國矽晶太陽能產品經東協四國出口,將採反規避措施的緣起。不論如何,美國減少自中國大陸進口幅度,實際上可能不如表面數字。

不過友岸外包的發展,確實反映在跨國投資流向上。被美國視為「友岸」的墨西哥、日本與加拿大,其2022年外來投資比重明顯高於2012-2016年的平均外資占比。其次,全球資金流動也有「地緣政治化」的取向,IMF調查顯示,在2010年大概只有37%跨國資金流通,會流向地緣政治立場接近的盟國間,不過在2021年已升高有50%之多。

美國想要打掉重練歷經數十年演變的全球製造業版圖,其過程如預期是困難、緩慢與需付出代價,而且還不確定是否有成效,例如美中直接貿易藉由繞道第三國成為間接關係,大概就不符拜登原訂目標。去風險化思維在主要國家政策與跨國企業經營策略上,近年來有往下扎根但並非不可動搖。再加上拜登與川普大選結果難以預料,政經秩序是否會再次翻新而影響全球製造業分布,只能停看聽。然而全球疫情後的「以備萬一」的企業思維躍然紙上,全球製造業版圖只會朝向分散化與區域化發展,「區域製造」的布局,應是台灣製造業最妥適的面對之道。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聯準會不降息 美元走強恐成定局
下一篇
碳費三子法須更周延細緻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