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美國拚製造業 未必勝券在握

這一兩年,全球經濟最重大的發展之一,就是美國政府展現強烈的企圖心,要讓高科技製造業和中國大陸脫鉤,恢復美國的製造業。 路透
這一兩年,全球經濟最重大的發展之一,就是美國政府展現強烈的企圖心,要讓高科技製造業和中國大陸脫鉤,恢復美國的製造業。 路透

本文共1400字

經濟日報 社論

這一兩年,全球經濟最重大的發展之一,就是美國政府展現強烈的企圖心,要讓高科技製造業和中國大陸脫鉤,恢復美國的製造業。這種由政府強烈主導產業發展的狀況,發生在長期以來強烈主張「自由放任」、勸戒他國服膺「新自由主義」的美國身上,的確讓絕大多數專家都跌破眼鏡。

除了美國政策改變(對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課徵25%關稅)之外,中國的勞動成本快速上升,新冠疫情期間嚴苛管制疫情、不惜代價打亂製造供應鏈,加上遠距生產的運輸造成大量碳足跡風險,疫情和地緣政治等黑天鵝讓遠距生產風險大增,都加速了這種製造業「回美」的發展。目前,美國製造業重生已顯示了若干成果。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2022年美國和製造業相關的建築投資為1,080億美元,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英國金融時報統計,美國在「降低通膨法案」和「晶片與科學法案」生效後,企業已經承諾超過2,000億美元的投資,其中三分之一來自總部位於美國以外的企業。新的工廠正在市區、鄉村、沙漠綠洲、岸邊小鎮等地拔地而起,大部分來自和半導體、電動車電池等相關高科技領域。但投資並不限於這些可從美國政府直接獲得補貼的領域,像眼鏡、自行車、健身補充劑、襪子、帽子等過去不太可能在美國設廠的領域,現在為了接近市場、分散風險,開始回到美國投資;高度自動化的生產,部分解決了美國勞工成本偏高的問題。最新民意調查顯示,有四成美國消費者不喜歡中國製造的商品,進一步提供了有利條件,讓製造業回歸美國。

觀察者或產業界很自然會進一步思考,情況會如何演變?這會是一種「新常態」,或只會是短中期現象?其實,我們可以從歷史獲得一些啟發。韓裔劍橋大學發展經濟學家張夏準,在其名作「富國的糖衣」一書中指出,在整個19世紀到20世紀20年代,美國是全球最具保護主義色彩的國家。只有在二戰之後,美國已是世上無可匹敵的國家之後,才開始擁抱自由貿易;就像更早期的英國,是在其工業水準超越了歐陸競爭者後,發現自由貿易對其有利,才開始故吹自由貿易的。

因此,雖然無人可以完全確定情況將如何演變,但未來若美國政府擔心產業落後而長期以政策干預產業發展,也不會讓人過於意外。也就是說,若「抗中」作為無法阻擋中國進一步逼近(或超越)美國,美國極可能進一步擴大抗中領域和深度,和中國經濟脫鉤程度將會加劇。

然而,這種發展是否可以阻擋中國「超越」美國?台灣身處兩強之間,產業界又該如何自處?以目前中國大陸的科技發展趨勢看來,美國中長期很難阻止中國的超越(中國許多領域的專利數都已超越美國)。以一些「卡脖子」技術而言,中國的確需要一些時間來突破封鎖,但擺脫美國封鎖是早晚的事。只是在美國擴大脫鉤之下,全球化受到衝擊,兩大集團間的經濟也將會受到波及。

在大幅脫鉤後的競爭中,「規模經濟」將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中國加上「一帶一路」146國和金磚國家創造出來的「非泛美集團」目前人口約占全球七成、經濟規模約三成,和「泛美集團」(美、日、中西歐等)互有勝負,但「非泛美」的經濟成長較快,經濟比重升高,讓中國獲得的「規模經濟」會愈來愈大,愈來愈多項目將逐漸領先。今天美國製造業「回歸」,終究會是一種短中期現象,無法維持長久。等「泛美集團」體認到必須彼此合作才能創造雙贏之後,才會回歸到先前較自由的貿易狀態。

台灣和台商如何在「泛美」和「非泛美」的拉扯下,維持一種兩邊皆能獲利的動態均衡,是高度的挑戰;但能化危機為轉機者,就是高風險下的勝利者。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財經內閣也須應對地緣政治挑戰
下一篇
正視財富分配惡化的警訊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