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整理包/新壽增資案 新光金各派人馬吵什麼、金管會為何撂重話? 一文看懂事情始末

新光金旗下新光人壽,因增資問題引發多方人馬討論與關注。 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光金旗下新光人壽,因增資問題引發多方人馬討論與關注。 聯合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4343字

經濟日報 新聞部新媒體中心/編輯江昱宣整理

新光金旗下新光人壽增資問題,從2023年6月至今仍未解決,各派人馬也為此隔空喊話卻仍未果。新光金、吳東進兩派以及主管機關的立場是什麼?金管會為何堅持新光人壽2024年要增資125億元、資本適足率(RBC)要達到200%?經濟日報整理相關資訊,讓讀者快速了解事情的始末。

新光金2023年6月改革派拿下經營權,隨後金管會要求履行70億元增資承諾時,新團隊卻以:向股東拿錢增資是最後選項,否將損害股東權益,引另一派大股東吳東進不認同。2024年1月30日金管會舉辦新春記者會,在會上除了公布2023穩定金融的成果外,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罕見撂重話,表示一家金融機構的存在發展,是要維護保戶、存戶和投資人權益,而非只談增資案對股東的損失或成本,當新壽需增資時「主要股東當然要優先現金增資,沒有任何理由」

新光金新團隊

  • 洪士琪

    新光金大股東、新壽副董事長洪士琪。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光金大股東、新壽副董事長洪士琪。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光人壽副董事長、改革派代表在1月25日親上火線說明,更直言「會一肩扛起責任」,若真的有需要,就算離開公司、調職也可以。

    對於增資案,洪士琪表示會履行金控對新壽的現增,但跟要不要向股東募資是兩件事。因票面金額下辦理現增,股東權益會受損,不能輕易走回頭路。今(2024)年不排除繼續發債。

    對於跳「火坑」的心聲,洪士琪表示沒有後悔過,新光金真的變好,感謝陳淮舟董事長和魏寶生董事長,願意跳下來陪他走這一段路。

  • 魏寶生

    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 記者邱德祥/攝影
    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 記者邱德祥/攝影
    新光金於1月26日召開董事會,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與新光金董事、新光人壽副董事長洪士琪會後透露,所有董事達成共識,一致同意以其他子公司上繳盈餘,對新光人壽進行增資,目標是使新壽資本適足率(RBC)達到200%。

    過去數年對股東募資金額已累積高達數百億元,如今新光金控股價仍低於票面,顯示過去新光金控動輒以低於票面金額向股東募資的作法,造成股價長期萎靡不振,且募資作法未能成功扭轉公司的經營。因此,對全體50多萬名股東的募資應為最後之選項。

    魏寶生說,這次董事會相較過去是最和諧的一次,董事們暢所欲言。被問到是否有董事提到從子公司盈餘上繳會影響銀行、證券本身再上繳的股利,最後影響新光金股利發放?他說,董事們支持用子公司的盈餘上繳金控後增資,會議中沒有董事提出相關疑慮,也沒有董事提出要票面下增資,改派董事的情形也沒有發生。

    在1月29日新光金發出聲明除了重申增資的立場,對於大股東吳東進更是高分貝喊話,要求大股東謹言慎行,自律自重,並希望大股東不要干擾公司營運。

    新光金舊團隊

  • 吳東進

    新光金大股東吳東進。 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光金大股東吳東進。 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光金大股東吳東進1月28日發聲,直言「新光金控現金增資才是王道」,「現在應趕快增資,而且一定要現金增資,姓吳的、新光集團都要一起增才行」,他說,如果大家齊心協力,拿出幾百億不成問題。

    對於1月26日新光金董事會強調,增資只是手段之一,包括新壽發債及財顧公司建議的其他方式,吳東進說,這是錯誤做法,是投機取巧,他說,新光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直接現金增資,「只要發表了這件事,很多事就會穩下來了。」

    吳東進表示,董事會的做法,是粉飾太平,新光金這22年來,透過不斷增資,包括現金增資、發行GDR(全球存託憑證)等方式,從2002年至今,不含GDR資本額增加462億元,若含兩次GDR,則資本額增加761億元,這使得新光金現在資本額已達1,578億元,僅比國泰金少42億元。

    針對現任經營團隊要拿子銀行、子證券的盈餘上繳,為子壽險增資,吳東進說,這會影響子銀行業務動能,他更喊話:「從外面拿回來的錢,才是真正的錢。」

    新光金控1月26日召開董事會,公司強調過程和諧、歡樂,不過卻遭吳東進派董事駁斥,強調過程中,三位董事、獨董針對子公司上繳盈餘為新壽增資,不僅發表看法,對於新光金要找財顧公司評估,也質疑時效問題,強調現金增資才是最有效率途徑。

    金管會

  • 黃天牧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 聯合報系資料照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 聯合報系資料照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於1月30日的新春記者會上撂重話,一家金融機構的存在發展,是要維護保戶、存戶和投資人權益,而非只談增資案對股東的損失或成本,當新壽需增資時「主要股東當然要優先現金增資,沒有任何理由」。

    他呼籲新光金負責人,金融業經營目的,存戶、保戶和投資人權益才是最高優先,金管會成立目的之一也是在此、也非常堅持這點。

    對增資案的四點立場

    一、舊團隊承諾每年70億元現增,新經營團隊需嚴格遵守,不容打折。

    二、一家金控的經營,負責人應該念茲在茲的是,如何維護保戶、存戶和投資人權益,而非這個增資案對股東損失是甚麼、成本又是甚麼。金管會成立目的之一是要維護存戶、保戶和投資人權益,金管會非常堅持這一點,也請新光金體會這才是最高優先。

    三、因金融業首要目標是維護保戶、存戶和投資人權益,當金融機構有增資需求時,「主要股東當然要優先現金增資,沒有任何理由」,這是他的義務也是責任。

    四、最近看到新舊股東間彼此對立,我們認為這對未來金控經營是不符期待「我要提醒,新光金去年改選後的董事會成員,也是過去原來經營團隊者,有必要這樣劃分彼此嗎?」

  • 施瓊華

    保險局長施瓊華更進一步表示,新壽承諾在2023年起的三年內,每年分別增資70億元,當時財務補強計畫寫得很清楚是「現金增資」,這三年的現金增資承諾「不能用其他如發債來替代」

    新壽2023年增資不足55億元,加計2024年的70億元共125億元,目前財源是金控其他子公司盈餘上繳,但不足履行承諾,仍需金控辦現增;若沒改善新壽財務結構、RBC會一直往下掉,就會觸動「保險法」資本不足等級的監理措施「我們不可能等到2026年接軌日」。

    新壽增資 結果不如預期

    金管會官員說,早在2022年新壽為了強化資本,就承諾從2023年到2025年、每年都要增資70億元,等於三年要增資210億元,後來因2023年6月新壽RBC未達200%法定標準,就把2023年要完成的70億元增資放入財業務改善計畫中。

    官員說,當初新壽承諾、2023年起的三年,每年都需增資70億元承諾與RBC無關,就算未來新壽RBC回到200%,70億元的增資承諾仍需要履行。

    但2023年需增資70億元,如今打了兩折,2023年不足額55億元的部分,將遞延到2024年,若再加上2024年原定70億元增資額,新壽2024年得增資125億元,增資壓力愈來愈大。

    而市場認為,這15億元僅是杯水車薪「助益有限」,新壽2023年底資本適足率(RBC)恐將仍低於200%法定標準。

    新壽2023年增資時程

  • 7月26日,董事會通過私募發行普通股上限70億元,及100億元10年期累積次順位公司債

  • 8月22日,提高公司債發行額度,由100億元提高至130億元

  • 12月4日,董事會通過私募增資案70億元改一年內分次發行

  • 12月5日,金管會透漏第一次發行額度為15億元

  • 12月6日,金管會要求70億元額度仍須履行

  • 12月29日,新光金將帳上現金15億元,轉增資給新光人壽,在12月29日到位

  • 紛爭的起點 新光金經營權變天

    新光金大股東、新壽副董事長洪士琪。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光金大股東、新壽副董事長洪士琪。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2023年6月9日新光金股東會全面改選,應選12席一般董事、三席獨立董事,洪士琪派與吳東進派爭奪經營主導權,最終打著改革旗號挑戰新光金經營權的大股東洪士琪陣營如願以償,以三分之二絕對多數席次拿下新光金經營主導權。

    股東會後,當日傍晚召開董事會,推選曾任台新金總經理的陳淮舟,以自然人身分出任董事長,吳東進獲推為名譽董事長,被解讀為雙方未來維繫和平互動、尊吳東進為新光集團共主。

    而吳東進二女兒吳欣儒在6月9日當晚請辭新光金總經理,讓吳東進派有些措手不及。不過據了解,吳欣儒早有請辭之意,在股東會前一天,已開始打包辦公室用品,甚至與同仁合影留念,絲毫沒有續任金控總經理的打算。

    金管會約見 「增資」成首要目標

    金管會。 聯合報系資料照
    金管會。 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光金經營權變天後,金管會於6月12日約見新光金董事長陳淮舟,提五大監理期待,其中最關鍵的是,將新壽增資案列董事會的首要任務。

    關於新壽增資議題,金管會「提點」陳淮舟,依據法令規定,當財務結構每階段惡化時、就會有不同監理措施,一旦新壽落到「資本嚴重不足」階段時,即淨值為負數或RBC低於50%時,只有一次改善機會,未改善就會在90天內被接管。

    新壽2022年底RBC是213.6%,最快2023年6月底恐會低於200%以下的法定標準,落到「資本不足」的階段,需提增資計畫。

  • 金管會五大監理期許

    一、期待董事會能「化異求同」

    二、金控和子公司各項決策應以維護金融穩定和市場秩序為前提,保障客戶、員工和投資人權益為優先

    三、新壽增資列董事會首要任務

    四、金控和各子公司人事規畫需審慎評估對未來營運管理的影響並符合金金和產金分離原則

    五、金融機構永續發展是基於誠信的企業文化,社會信任是金融機構最重要的資產

    新壽6月29日召開董事會,拍定新壽副董事長由新光金董事洪士琪出任,新壽董事長則由前凱基銀董事長魏寶生接任後,金管會旋即在7月3日,約見新就任的洪士琪與魏寶生,再度囑咐「增資」是首要任務,2023年底增資金額上看130億元。

    針對金管會的要求,新壽承諾將會努力完成目標,未來主要分為短期及長期規畫。

  • 短期部分,最要緊的就是要完成2023年底前的增資目標,將會轉達新光金董事會,希望能在期限內完成,至於募資方式、資金何時到位,都有待董事會進一步討論。

  • 長期規畫部分,新壽也透過口頭向金管會報告,提出改善計畫,主要是表達在接軌IFRS 17及ICS之際,將透過三方向進行轉型,一是投資改善,二是商品規畫調整,三是銷售通路的優化,更希望能藉著三大轉型,來一步步改善體質。

    RBC是什麼?

  • 資本適足性比率及為一般大眾所稱的RBC比率,說明了保險公司資本額到底夠不夠,如果比率低於百分之二百,可能會產生自有資本額無法達到法定的規定而產生的不足,因此可能減少其抵抗風險的能力;但也可能是由於過去一年度中資產均屬較高風險的投資工具,或是販售較高風險的保險商品等情形都會造成風險基礎資本額的增加,以致於資本適足性比率不足。

  • 依《保險法》規定,RBC若在150%以上未達200%,是屬「資本不足」階段,金管會可令負責人限期提出增資、財業務改善計畫,屆期未依計畫確實執行者,得採取次一資本等級的監理措施,金管會還可限制業務、資金運用範圍、負責人酬金等其他必要處置。

    資本適足率=(自有資本/風險資本)x100%

  • 而最終新光金去年底現金增資70億元未能完成,連增資達成,可以獲得的不動產增值利益的返還回饋都拿不到,使得年底RBC(資本適足率)雪上加霜。

    2023年上半年,新壽的資本適足率僅184%,原本依照金管會的估算及新光金的承諾,要完成70億元增加,金管會將同意返還不動產增值利益120億元,這項資金可以放在特別盈餘公積,有利淨值回升,若順利達成,則RBC可以提升至203%。

    不過,依照2023年底的最新RBC估算約179%,比184%還少5個百分點,未來還要再擴大增資,才能讓RBC達標。

    (資料來源:記者陳佩嘉、夏淑賢、廖珮君、楊筱筠、戴玉翔)

  •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ETF 衝5兆元!金管會再栓三螺絲 管網紅行銷、增「無保證收益」警語等
    下一篇
    金管會證實台股落入「窄基指數」 美系資金最快7/29禁止交易台指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