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非現金支付交易三年拚10兆 2026年成交筆數挑戰80億

本文共805字

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廖珮君/台北報導

金管會重新訂定未來三年非現金支付交易新指標,新擬定2026年「非現金支付交易筆數」與「金額」,要達80億筆與新台幣10兆元,較去年底估值成長率17%與37.7%。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昨(9)日強調,目前擬定的三年筆數與金額成長率,實務上具有挑戰,需各金融機構、民眾、各部會一起努力,考量民眾仍有現金需求,「不會朝100%目標前進」。

林志吉說,如果2026年達到非現金交易金額10兆元與80億筆交易筆數目標,推算屆時每人每年交易筆數將成長至340筆、交易金額成長到42.5萬元,高於2023年底估每人每年交易333筆、每年交易金額25萬元成績。

金管會2015年及2021年分別提出「電子化支付比率五年倍增計畫」及「2023年非現金支付交易筆數成長50%,交易金額達新台幣6兆元」之目標,設定2023年底「非現金支付交易筆數」要達到78.3億筆,「非現金支付交易金額」設定目標6兆元。

林志吉指出,統計至2023年前11月,「非現金支付交易筆數」僅62.62億筆,推估2023年底交易筆數68億筆計算,達成率僅87.22%,也就是交易筆數並未達標。

但交易金額則是超標。林志吉指出,統計至去年11月止,台灣非現金支付交易金額已達6.66兆元,預估全年達7.26兆元,超過2023年原定6兆元目標。整體非現金支付金額(包含ATM轉帳購物)占民間消費總金額之比率,已由2019年的50.18%,逐步成長為2023年前三季的63.47%。

根據世界銀行BIS數據計算,澳洲非現金支付占比72%、英國65%、新加坡63%、加拿大63%、美國53%、法國50%、日本32%、德國22%,林志吉說,台灣仍考量高齡者與場域,因此不會朝100%非現金支付比率目標前進。

林志吉指出,目前擬定的三年筆數與金額成長率,實務上具有挑戰性,將與經濟部等相關部會,致力擴大小額支付應用場域,希望部分餐廳或是區域型商圈市集加入非現金支付場域運用。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金管會研議保障型商品種類 建議司法排除強制執行
下一篇
國泰金股價大漲5%領軍 帶動金融指數創2年以來新高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