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企業生日快樂/元富證 多元整合 資源極大化

元富證券董事長陳俊宏。記者潘俊宏/攝影
元富證券董事長陳俊宏。記者潘俊宏/攝影

本文共1712字

經濟日報 記者盧宏奇、楊淨淳/台北報導

元富證券成立34年來,由資本額11億元、僅一個經營據點的小型證券商,成長至目前資本額160億元、淨值280億元、經紀據點44家的中大型綜合證券商,尤其成為新光金控100%子公司後,更利於資源整合極大化。

搭上1990年代末期開放新設證券商熱潮,元富證券由前國策顧問王玉雲籌設,主要股東來自高林實業、東南碱業、匯僑、優美集團、大裕建設、立益紡織、輝達投資、尚輝租賃等,最初經營幹部多來自花旗銀行,1989年5月底正式對外營業。

衝刺市占 尋求最佳經營模式

元富證券目前業務包括證券經紀、承銷、自營、財富管理、債券及新金融商品等,並透過轉投資11家子公司,跨足投顧、期貨、創投、創投管顧業務及跨足海外市場。

回顧元富證券發展歷程,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1989至1995年「立足台灣,內部成長」:配合法令開放,除經紀、自營、承銷等業務外,元富證券陸續開辦股務代理、信用交易等業務及取得中央公債交易商資格,讓整體業務均衡發展。

同時,透過每年新設一家分公司及利用受讓方式,穩定持續增加分公司家數至八家,市占率排名由50餘名提升至12名,並在1995年掛牌上櫃,為第六家掛牌上櫃的證券商。

第二、1996至2006年「擴大規模,放眼海外」:元富證券除加速擴張分公司家數規模,提升經紀業務規模,因應同業一連串整併,2000年亦合併佳和證券、永盛證券,整體經紀據點擴至44家,市占率逾4%,位居前五大,2002年更成為第一批櫃轉市的證券商。

為擴大業務區域,布局大中華市場,1996年透過第三地再轉投資設立元富證券(香港),建立開展兩岸三地證券業務平台。

除陸續於中國大陸成立代表處,亦透過取得香港主辦承銷商資格從事香港及大陸B股證券、投資業務,是當時大中華區內少數可從事此類業務的台灣券商。

2001年起各金控成立帶來經紀市占集中化,元富證券持續透過新設及受讓分公司提升市占,亦陸續增加衍生性商品、期貨自營交易、期權造市業務及財富管理業務。另外,在了解外部資源對各項業務發展的重要性後,以不排除納入金控、透過策略聯盟建立虛擬金控等模式,尋求最有利的經營模式,造就後來成為新光金控子公司契機。

第三、2006至2017年「金控輔助,利基發展」:原有股東及新光金對未來規畫具有共同想法下,新光金持股於2007年提升至25%,元富證券正式成為旗下子公司,採獨立運作方式經營,部分業務逐步進行交叉行銷等實質合作,並促成2009年受讓新壽證券,是經紀市占維持前六大的重要關鍵。

經紀業務外,重要發展項目為承銷業務,初期以上櫃IPO市場為主力目標,因輔導品質佳、具大型案件經驗及完善的核心客戶管理機制,具有良好口碑,每年維持一定主辦掛牌件數,產業類別配合市場整體趨勢發展。

設立創投 提供完整投行服務

現任董事長陳俊宏2009年出任董座後,以自身跨界經驗及對生技產業熟稔優勢,成功帶領元富證券深耕生技產業,並促請主管機關開放證券商可100%轉投資創投,讓元富成為第一家100%轉投資設立創投的證券商,並透過建立創投結合承銷的完整投行服務價值鏈模式,成為生技產業承銷龍頭券商。

第四、2018年迄今「加入金控,共享資源」:2018年10月成為新光金100%子公司,依法終止上市,資源整合由過去互惠式業務合作轉變為極大化金控資源運用模式。

在業務方面,跨售推動聚焦更實質的項目、資源移轉至兄弟公司速度更加提升,在集團整體Buy Side力量支持下,有助於爭取對外業務及合作洽談。

管理制度面,配合近年永續發展趨勢、數位金融崛起、資安防護要求提升等議題,金控作為帶領各子公司前進的火車頭,在設計相關制度及推動上,藉由統籌規畫方式,讓子公司有所依循及共享推動成果,讓整體投入資源相對具有效益。

針對未來願景,陳俊宏指出,中長期將以「提升經營效率、拓展市場利源、優化數位體驗、穩健投資收益、推動ESG發展」作為發展策略目標,並透過專業團隊服務、創新思維的精神,健全證券經營與業務轉型能力以因應市場挑戰。

其中,通路業務持續落實區域分公司精緻管理及大都會區據點整合、延攬專業團隊及招募年輕活力新血,提升資源運用效率並擴大業務範疇及客群,並透過優化下單系統及提供客製化平台,滿足不同客群交易需求。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資金簇擁 金控股價飆高
下一篇
跟銀行搶生意!員工、股東認新股可向券商借錢了 最快第4季上路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