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話題系列加開第二季!
空降接班可以嗎?老員工難溝通該怎麼辦?
12位傑出企業二代,揭開繼承者們面臨的三大試煉與四套解答劇本!


不再通知

P2P業者盼金管會訂定指導原則

本文共275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

六家P2P業者昨(7)日組成自律聯盟,並簽署、提交自律規範。不過業者私下坦言,P2P型態太多,一份自律規範無法涵括所有型態,仍希望金管會訂定一套指導原則讓業者有所遵循。

P2P服務現在泛指將不認識的資金需求者、和資金供給者,隨業務發展,已出現有提供保證、風險保護、債權轉讓甚至投資的複雜型態,這些並未列入P2P自律規範中。

業者私下說,為何會出現假標,有兩大原因,一是從頭到尾都是詐欺,這類占比很低,二是P2P營運後演變成詐欺,以高風險的商業模式最危險,如做保本保息,卻出現還款年期錯配情形,導致債權還沒到期,卻面臨要償還借款人的付款壓力,就很容易爆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台灣利率市場:10年殖利率月線止升轉跌;換匯點創近15年最急速月升勢
下一篇
找到新合作模式 中信:終止純網產合資協議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