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影像導引 實現精準診療

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工研院/提供
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工研院/提供

本文共1338字

經濟日報 江鴻志、李若屏

人的身體就如迷宮一般,既微妙又精細,任何觸動都可能造成神經的反應。對醫生而言,除「剖開」眼見為憑外,在微創趨勢下,如何藉由科技力量讓醫生在身體迷宮中找到方向甚至定位,一直是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深耕的重要領域。

近年來科技專案不斷支持法人研發,逐步實現腦部及癌症腫瘤的高階影像診療醫材,並結合AI影像辨識,讓智慧醫材成為醫生的好幫手。針對好發於中老年族群的漸進式神經退化疾病巴金森氏症,常見症狀包含顫抖、重心不穩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目前全球約有940萬患者飽受此疾病所苦,依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台灣巴金森氏症患者由2017年6.9萬多人,攀升至2021年7.7萬多人,每年持續成長約兩千多人。

巴金森氏症初期治療方式以服藥為主,大約五至八年左右會遇到藥效逐漸減弱的問題,醫師會建議較嚴重的患者進行「腦深層電刺激手術」,此手術運用電極植入「深腦核區」,以電流刺激調節腦內不正常的神經放電訊號。因電極針得進入只有米粒般大小的深腦核區,需依靠醫生利用「聽音」來辨識位置,手術耗時長,且有高達約40%的植入偏差機率,若稍有偏離將造成情緒障礙等風險。

工研院開發全球首創「微創式顱內OCT術中輔助導引技術」,結合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CT)光訊號,提供醫師除了聽之外,增加術中「看」見植入路徑的新選擇,讓醫生更容易辨別方位與影像對位。同時採用世界最細顱內OCT掃描探針,直徑僅0.63毫米,搭配雙層鋼管設計,減少破壞組織、降低發炎機率和漏電風險,使醫師操作使用更放心,再搭配人工智慧判讀,提高手術成功治療效果。已取得美、日、台灣專利,將於2024年成立新創公司,現已有多家業者洽談投資。

而針對治療肝膽腸胃腫瘤、甲狀腺結節等疾病的前瞻技術「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iRFA)」,是結合「超音波影像」和「方向可調式電極針」兩大創新前瞻的智慧醫材,並且優於國際大廠現行產品。

在採用「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時,因有提供超音波影像,系統能夠自動界定實際受消融的組織區域,輔助醫師即時判斷消融完整性,降低因消融未全而衍生復發的風險,未來將擴大應用於肺部、乳房、腎臟腫瘤等更多元病灶的治療。

目前該技術已技轉給仁寶電腦,也是國內首例ICT大廠跨足高階醫材技術與研發法人合作開發,2023年還一舉奪下愛迪生獎、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並已通過台灣TFDA和美國FDA上市許可成功申請納入健保給付,目前國內醫院已有五案成功病例,治療後恢復良好。

此外,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也促成仁寶電腦與台大醫院強強聯手,合作成立國內第一座「癌症微創介入訓練中心」,同時針對國外市場積極布局泰國、馬來西亞等,可望帶動智慧醫材產業鏈結新商機,推動國產高階醫材進軍國際市場。(作者是經濟部技術司微創式顱內OCT術中輔助引導系統技術計畫主持人、心肺疾病治療修復醫材與醫療手術機器人開發-COPD消融與再生之手術機器人計畫主持人)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整合法人研究機構、產業界、學術界之研發能量與軟實力,促成國家創新系統成員間的科技創新連結,於智慧科技、綠能科技、製造精進、民生福祉、服務創新等領域,開發具前瞻性、關鍵性及跨領域之產業技術,並將研發成果多元移轉落實產業界應用,促進創新研發成果走向產業化與國際化,以厚實產業技術能量,提升產業創新效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驊處分長榮2000張 處分利益逾0.38億元
下一篇
POS一度遭視作夕陽產業 為何研華、普達反而雙雙入主?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