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鐳洋追「星」 明年起發射衛星執行通訊 IOT 物聯網任務

本文共790字

經濟日報 記者何佩儒/即時報導

台灣太空國際年會(TASTI)今(30)日在南港展覽館首度登場,衛星天線設計業者鐳洋科技(6980)表示,因應次世代衛星通訊發展,推出高性能通訊天線模組,整合地面端與太空端客戶需求。同時鐳洋也得標「新創追星計畫」,明年起將陸續發射立方衛星執行通訊IOT物聯網任務。

鐳洋表示,在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中,由國家太空中心執行「新創追星計畫」,推動國內衛星產業發展立方衛星星系。此案於8月公開招標,分別由芳興科技、創未來科技、鐳洋科技3家廠商得標,3家業者將分別研製4枚6U以上的立方衛星形成星系,預計透過12枚立方衛星,初步布署台灣衛星星系,其中「通訊IoT物聯網立方衛星」由鐳洋執行。

鐳洋5月獲佳世達集團(2352)投資,8月登錄興櫃戰略新板,今年同時取得國家太空中心「3U通訊立方衛星研發製造案」及「通訊IoT物聯網立方衛星(6U)星系研製」兩案,可望攜手國家太空中心以及國立中央大學,在年底達成台灣自製立方衛星願景,並於明年陸續發射至太空執行通訊IOT物聯網任務。

國立中央大學指出,過去一顆完整衛星計畫約需台幣幾十億元,6U 立方衛星考慮人力後只需 2,000 萬元,發射費用 800-900 萬元,可望透過成本優勢帶動立方衛星應用與需求。

為打造太空發展整合平台,國家太空中心(TASA)整合台灣太空產業發展協會(TSIDA)、台灣低軌衛星產業聯誼會(TLEOSIA)、台灣太空科學聯盟(TSU)等重要產官學研組織,共同舉辦為期一周的台灣太空國際年會(TASTI),預計參與人數將達1,500人,打造亞洲區具重要領導地位的太空領域盛事。

本次年會規劃多種型態的交流活動,包含產業攤位、產業論壇、國際研討會等,國家太空中心表示,期望透過此系列活動凝聚台灣太空能量,讓太空年會不僅成為台灣太空領域最大規模的國際展會,更能吸引國際廠商來台訪問,為台灣低軌衛星產業鏈帶來更多商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南亞科蟬聯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5%
下一篇
鴻海:今年營運將優於去年 董座劉揚偉看好 AI 帶動需求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