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元太電子紙上太空、太空藥局將開張!台灣新創大秀實力

全瑩生技執行長張瑞仁率領的「太空藥局」新創團隊得到產發署太空競賽亞軍。王郁倫攝影
全瑩生技執行長張瑞仁率領的「太空藥局」新創團隊得到產發署太空競賽亞軍。王郁倫攝影

本文共1926字

經濟日報 記者王郁倫/台北即時報導

把電子紙龍頭元太科技(8069)產品帶上國際太空站,新創SQUID3打造最新散熱解決方案,將加速太空飛行器研發速度;將製藥益生菌送上太空製維生素,補足太空人需要營養,太空藥局未來將誕生!隨太空時代來臨,台灣新創團隊正積極投入太空商機。

產業發展署連續兩年舉辦太空創新競賽,今年是「2023 RunSpace太空創新無限挑戰賽」第二屆,第一名得主為SQUID3,以衛星熱控材料為主題,大膽利用已經很成熟的電子紙技術打造太空熱控系統,獎金20萬元;而第二名新創則是全瑩生技轉投資的太空團隊,目標是打造太空藥局。

太空藥局的第一步:太空站製藥

全瑩生技執行長張瑞仁率領的「太空藥局」新創團隊拿下亞軍,他表示,太空人在太空長期受到輻射等影響,容易有老化或肌少症問題,需要抗輻射,需要補充益生菌或營養素,現在這些維生素都靠地球運補上去,看到此痛點,全瑩2年半前成立太空團隊,打造能在太空站生產維生素給太空人的機制,為未來太空旅行實踐跨第一步。

全瑩生技執行長張瑞仁率領的「太空藥局」新創團隊要把種子細胞跟益生菌送上太空。王郁...
全瑩生技執行長張瑞仁率領的「太空藥局」新創團隊要把種子細胞跟益生菌送上太空。王郁倫攝影

而太空藥局第一步是打造太空方舟,也就是先送96管益生菌及蝦紅素上太空站,利用糖去大量發酵製造,再以益生菌及蝦紅素為載體,將送上太空站的各類種子細胞做微生物繁殖,而靠蝦紅素保護細胞免受輻射產生的自由基傷害,透過此次實驗收集數據,若確認可行,未來太空站就能自給自足生產各種營養品。

而由於將96管產品送上太空的火箭費用要400萬台幣,張瑞仁表示將透過群眾募資或邀其他想做太空測試夥伴一起來分攤太空車票費用,目前也希望尋覓AIOT業者合作開發測試設備,若能高度自動化,甚至可以不需要透過太空人操作,就能100%以自動化在太空站製造營養素,且該產製流程標準化後,也可以收費替同業做太空實驗。

而一旦太空製造營養素流程可行,張瑞仁認為除全瑩自己開發營養素,其他生技同業也可以上太空站研發或銷售營養品,屆時就能打造一間太空藥局,提供即時又低成本(免去地球送上太空站的運費成本)的服務。

「台灣過去沒有太空生物產業,都是集中在火箭衛星上,其實生物科技是台灣強項,結合AIOT跟太空應該會很有優勢。」張瑞仁表示。目前太空藥局計畫跟日本太空中心JASA合作,並爭取TASA支持。

張瑞仁表示,等太空站實驗的營養素製造完成後,等樣品送回地球,也會再進行基因定序,確認細胞受蝦紅素保護的程度,是否真沒有受太空環境影響。

至於終極目標是打造太空藥局,張瑞仁坦言還要時間醞釀,因為「太空藥局還涉及法規問題,台灣沒有相關法規,必須先思考:到底可否在太空賣藥(維他命)?」在法規成熟前,他表示全瑩會先進行太空生產及驗證,累積足夠數據,但長期而言,若人類有一天期望在太空旅行,不能永續生產營養品是很危險的。

以電子紙打造衛星熱控系統,加速開發週期

SQUID 3則是跟元太美國分公司密切合作,利用研發的特殊專利塗層,讓電子紙經過加工後可以達太空規格等級,耐熱真空跟輻射等等,仍可以維持穩定性能,目標是透過電子紙的變色特性,將電子紙包覆在衛星或太空站外層,以變黑色可蓄熱或變白色加速散熱等方式,打造太空飛行器熱控系統。

事實上,熱控系統是衛星或太空站打造計畫中相當關鍵的一環,由於現在衛星熱控材料特性是固定的,需要依照每次任務需求重新設計衛星的外表所需隔熱紙,若熱循環測驗不過,又要重新設計一次,導致研發時間拉很長,隨衛星競爭激烈化,業者期望縮短開發時程,可以透過軟體編程控制的電子紙就是修正熱平衡的方便途徑。

新創SQUID3今年才剛成立,蘇惟思是3位創辦人中唯一的台灣人,《經濟日報》透過...
新創SQUID3今年才剛成立,蘇惟思是3位創辦人中唯一的台灣人,《經濟日報》透過視訊會議與正在美國的他進行訪問。王郁倫攝影

新創SQUID3是由3位太空產業從業人員組成,其中1位是台灣人蘇惟思,他曾在杜邦實習,並在參與打造玉山衛星的星宇移動太空科技服務,協助打造地面站控制系統,另兩位夥伴則為美國籍,都有太空產業背景人員,包括一位曾服務於衛星製造公司Terran Orbital的Dustin Holta。

SQUID3在今年6月才成立,正計畫寫SBIR計畫書申請美國政府補助,蘇惟斯表示,2024年4月目標進行太空環境模擬測試,包括熱真空循環、紫外線、輻射測試等等,若順利完成測試,下一步就是在2025年第2季度到國際太空站上的材料測試平台做真槍實彈的環境測試。

蘇惟思表示,目前計畫跟NASA合作在國際太空站合作,但也有洽談日本JASA太空艙計畫,後續會洽談哪一邊最適合。未來透過太空人協助將電子紙材料放到太空站外驗證6個月,再拿回檢驗受環境影響程度,「太空站特殊處是可以把材料樣本拿回地球來,這是立方體衛星做不到的事情,」蘇惟思表示,若一切順利,則2024年底這個專案就能商品化販售,而上太空測試來回的總成本約15萬美元。

太空時代來臨,帶動全球的低軌衛星創新科技與應用產業快速成展,產業發展署自2020年起積極輔導企業融資、主題式補助計畫與促進國際交流合作等策略,台灣太空產業正逐步成形。

全瑩生技執行長張瑞仁率領的「太空藥局」新創團隊要把種子細胞跟益生菌送上太空。王郁...
全瑩生技執行長張瑞仁率領的「太空藥局」新創團隊要把種子細胞跟益生菌送上太空。王郁倫攝影
全瑩生技執行長張瑞仁率領的「太空藥局」新創團隊得到產發署太空競賽亞軍。王郁倫攝影
全瑩生技執行長張瑞仁率領的「太空藥局」新創團隊得到產發署太空競賽亞軍。王郁倫攝影
新創SQUID3今年才剛成立,蘇惟思是3位創辦人中唯一的台灣人,《經濟日報》透過...
新創SQUID3今年才剛成立,蘇惟思是3位創辦人中唯一的台灣人,《經濟日報》透過視訊會議與正在美國的他進行訪問。王郁倫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塑四寶增資100億 參與台塑新智能建構完整綠色產業鏈
下一篇
六企業擴大在台投資 穗高、千附、茂迪等也要加碼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