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百年餅舖舊振南第五代接班人:都快沒人吃漢餅,我不怕公開祕密

提要

百年餅舖舊振南接班人:都快沒人吃漢餅,我不藏祕密

舊振南總經理李立元是第五代接班人。舊振南提供
舊振南總經理李立元是第五代接班人。舊振南提供

本文共1955字

遠見雜誌 李加祈

「漢餅最外圈的輪廓線不能斷,要一線到底,這象徵著婚嫁讓生命得以延續,」高雄大寮的舊振南漢餅文化館裡,來自20幾國的駐台代表正在聽師傅講解圖騰意義。背後,原來是第五代接班人李立元的苦心,甚至還出版食譜。他直指,不怕公開舊振南漢餅的祕密,重點是文化能傳下去。

「我們從出生到死亡,都跟漢餅有關,」舊振南總經理李立元提到,在華人的傳統禮俗中,從嬰孩收涎抓周,成年的婚禮嫁娶,再到晚年的告別儀式,生命許多重要時刻,總少不了漢餅,它總在第一線見證生命的蛻變。

漢餅在傳統禮俗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隨著傳統禮俗式微、飲食習慣改變,現代人的生活幾乎要與漢餅「斷線」。因此,舊振南作為百年漢餅品牌,如何讓漢餅融入現代人的生活,就是品牌的最大挑戰。

舊振南創立於1890年,從台南府城的一間小餅舖,漸漸擴展到全台各大高鐵站和百貨公司都可看到舊振南專櫃,也在晶華酒店設有實體門市。2012年,第五代接班人李立元辭去國外廣告業工作,返台接手家族事業,「但回來之前,只知道家裡的餅好吃。」

因此,李立元回到舊振南便積極學習漢餅演變史,他發現,每個世代都有自己對漢餅的印象和記憶。於是,李立元致力創造這個世代的漢餅文化,並以文化、產品、人才三個面向的永續行動,來重塑舊振南的品牌形象。

公開食譜,介紹漢餅演變史

自幼即旅美念書的李立元,認為漢餅就是童年的美味、家鄉的依歸,更是承載情感的所在,「我們賣的不只是餅,而是舊振南這個品牌代表的意義。」

百年餅店的祖傳配方通常是最高機密,但舊振南於2018年出版《漢餅HANG BING》一書,以中英雙語公開舊振南祖傳百年的漢餅食譜,並介紹漢餅演變歷史與文化。許多同業對這樣「亮底牌」的推廣手法感到不可置信。然而,李立元卻直率地說,「都快沒有人要吃漢餅了,我還藏什麼祕方。」他相信唯有讓更多消費者認識漢餅文化,才能真的把漢餅市場擴大。

而《漢餅HANG BING》也真的引起國際關注,獲得美食書奧斯卡的世界美食家大獎(Gourmand Awards)2019年「最佳休閒類」(Entertaining)及「最佳甜點類」(Desserts - Pastry for public)兩項大獎,是該年度台灣出版社中唯一的得獎者。

為了傳述舊振南百餘年的歷史文化,舊振南也在高雄大寮新建「漢餅文化館」,全棟綠建築占地近1400坪,成為高雄特色景點之一。館內處處可見漢餅、傳統婚嫁禮俗、抓周等禮俗場景布置,甚至有長輩一看到文定12禮前面的新娘椅,便喜孜孜地跑上前試坐,回憶自己40、50年前的待嫁心情。

舊振南在高雄大寮新建「漢餅文化館」,館內處處可見漢餅、傳統婚嫁、抓周等禮俗場景布...
舊振南在高雄大寮新建「漢餅文化館」,館內處處可見漢餅、傳統婚嫁、抓周等禮俗場景布置。黃菁慧攝

在地食材,產品獲潔淨標章

此外,舊振南堅持不添加防腐劑,也順應現代人健康飲食習慣,將產品減糖減油且改成小包裝,主打清爽無負擔,還收到網友「舊振南不甜不膩」的回饋評論。

近年,舊振南積極申請減少人工添加物的潔淨標章,藉認證標章保證食品安全。目前舊振南已有19項產品獲得潔淨和雙潔淨標章,未來將擴增至30項產品以上。舊振南也與台灣小農合作,使用在地優良食材,今年中秋檔期就用掉約七萬顆台灣鳳梨。

除了食材,舊振南在糕餅製成、禮盒包裝等加工端也符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指標,例如:今年中秋禮盒使用環保油墨印刷、木盒採用FSC環保標章認證之優良松木。今年更因為企業SDGs行動,獲消費者青睞,中秋整體銷量增長20%。

長期關注食品餐飲產業趨勢的精彩創意整合行銷總經理胡恒士觀察,食品業投入永續不像其他製造業,有國際供應鏈壓力,因此舊振南願意自主投入永續行動,實屬難得。「不過,如何讓永續行動帶出實質獲利,將是舊振南接下來的挑戰。」

舊振南在糕餅的製程和包裝等加工端,也符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指標,如中秋禮盒使...
舊振南在糕餅的製程和包裝等加工端,也符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指標,如中秋禮盒使用環保油墨印刷、木盒採用FSC環保標章認證之優良松木製成。黃菁慧攝

製程數據化,經驗傳承人才

除了文化和產品面向,企業永續經營的一大關鍵資產就是:人才,尤其在疫後缺工潮下,糕餅製作的百年工藝要如何傳承,也是李立元近年著墨之處。

以前製餅仰賴師傅的經驗和手感,「但要傳承給年輕人就必須把流程標準化,」因此李立元推動數據化,將師傅製餅的配方和技法數據化,有助於年輕學徒學習。

談到製程工序最麻煩的地方,李立元不假思索地說,「一定是包蛋黃酥!」因為酥皮容易破,目前仍無法用機器取代人力,而一名學徒平均要學一年才能勝任。舊振南也因為師傅們多年的經驗智慧,發展出獨門作法,例如:鹹蛋黃要包在紅豆餡的底層,才能讓鹹蛋黃的油脂,經過烘烤後滲透到餅皮,吃起來更具風味。

「我們橫跨了製造和服務業,兩種工作思惟很不同,」李立元透過產學合作、流程數據化標準化等方式,讓百年漢餅的製餅技藝能持續傳承,迎接下一個百年。

漢餅文化館牆面上,掛著木頭雕製的漢餅藝術品,圖紋外圍的不斷線圓圈彷彿呼應李立元的永續行動,期待讓漢餅文化代代延續,永不斷線。

舊振南

董事長:李雄慶(第四代)

總經理:李立元(第五代)

創立時間:1890年

主要商品:綠豆椪、蛋黃酥、鳳梨酥等漢餅糕點

※本文由《遠見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關心世界之外,《遠見》同樣關心台灣的現在與未來。藉由觀察、採訪、民意調查,深入分析報導台灣社會的大脈動,提供與世界趨勢互相映照、反思的平台,希望能夠用財經知識拓展前瞻視野,以人文養分積累素質品味,成為台灣以及整個華人社會中「前進的動力」。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積心築藝術季 聊齋結合台中驛打造文學世界
下一篇
力成法說會/衝刺 AI、HBM、先進封測產能 資本支出大增五成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