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揪團買綠電之 1/長春、奇美、台聚加起來快200歲 為了買離岸風電竟然想出了這招

政府積極推動2050淨零減碳,國內不少石化業者也加快腳步啟動減碳轉型之路,除了自己努力減,也需要購買再生能源作為補充,圖為高雄林園石化工業區。 記者劉學聖/攝影
政府積極推動2050淨零減碳,國內不少石化業者也加快腳步啟動減碳轉型之路,除了自己努力減,也需要購買再生能源作為補充,圖為高雄林園石化工業區。 記者劉學聖/攝影

本文共2016字

經濟日報 記者何佩儒、孫靖媛/台北報導

經濟VIP文章限時開放

沒有「高」國際評級,沒有夠「大」的保證購電用量,更怕一紙「上」達20年的購電合約,正因為少了「高大上」的實力,長春集團、奇美實業與台聚(1304),這三家加起來195歲的老字號石化、化工業者,面臨國內外一波波升高的淨零減碳壓力,決定籌組一家綠電團購公司,他們的模式有何特色,會不會帶起企業購買綠電的揪團風潮?

這家新生的綠電團購公司名叫化盟,化盟的名字是「石化同盟」的縮寫,也代表三家台灣老字號公司透過結盟來解決台灣再生能源取得不易的困難。化盟的「起點」,得從長春石化在兩年前吃到的一碗綠電閉門羹說起。

買綠電碰壁 三家老字號乾脆揪團

化盟再生能源總經理、長春環安衛部經理趙煥章表示,兩年前,長春石化有意採購風電,於是向離岸風電業者提出了購買50MW綠電的需求,沒想到,竟然卻被風電業者婉拒,業者委婉表達,一座離岸風電案場的發電量約是一年500MW,開發商投資額在千億元以上,過往的電,都是打包二十年一次賣給台電,零售50MW的購電量太低了。

實際上,這碗閉門羹,不是只有長春石化吃到,往石化圈裡頭一打聽,原來各家都有類似的「碰壁」情形,於是,奇美率先提議,不如同業間一起來團購綠電,過多次洽談、評估,促成了長春、奇美、台聚三家業者,合資成立化盟公司。

他們打算以「集體採購、統一簽約」的模式,一起採購再生能源,沒多久,化盟盤點第一階段的採購量達到了200MW,終於可以跨進離岸風電業者認可的採購門檻。

台灣的石化圈不小,為什麼會是這三家公司彼此「看對眼」?

趙煥章分析,首先這三家公司雖然同屬石化、化工業,但是三家公司主業務不重複,產品的重疊性不高,沒有太大的利害衝突;再者三家都是超過50年的老字號業者,企業風格相對保守,彼此很「搭」,三家公司目前也僅台聚是上市櫃公司,另外兩家並沒有掛牌。

淨零時程在走 簽約談判依然困難

表面看起來,化盟的成立只是單純一樁同業團購綠電的專案,但實際上,由於再生能源成本較高,各家對成本的耐受度不同,需求量也不一樣,光是估算大家的需求,再初步與風電業者洽談,化盟也是花了近一年時間,才終於在今年4月正式成立公司。

而成立只是開始,即使三家公司合起來的採購量已達200MW,但因離岸風電開發商投資金額大,風場建置過程中高度仰賴銀行團融資。一般房屋貸款,可以拿房子當抵押擔保品,猶如「海上預售屋」的離岸風電,除了靠開發商名聲,還是得仰賴與客戶簽訂的「購售電契約」(CPPA),才有可能拿到貸款。

換言之,開發商也是得精挑細選有國際評級實力的客戶,而面對國內目前的離岸風電市場,開發商多是以20年躉購費率賣給台電,或是有業者成功就單一風場電力直接賣給台積電,除了台電、台積電,這樣有高國際評級、一買就是20年的實力大戶,其他再怎麼深耕台灣的大企業,或是著有名聲的中小企業,想買離岸風電,就是難!

趙煥章直言,20年的合約,要怎麼跟開發商談一個合理的電價是個大問題,而迫在眉睫的是,國內外淨零減碳壓力漸增,如何在時間內敲定合約,都不是容易的事。除了需求量之外,各家公司未來的獲利能力,能源價格波動,乃至於央行升息、台海問題等,化盟都得逐一評估。

受國內外淨零減碳風潮影響,這幾年國內石化業也積極轉型。目前,奇美實業正積極參與「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BTi)承諾,奇美是全台第一家響應SBTi 的石化業者,它將以2021年為基準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須達到每年減量4.2%的目標;至於長春石化則是台積電的供應鏈,台積電已加入RE100,2050年底前要100%使用再生能源。不管來自企業內部目標,或是外部客戶要求,自身的碳轉型與確保取得再生能源,在在都是挑戰。

石化廠再生能源的需求量不少,光靠太陽能還不夠,因此業者多把眼光望向了離岸風電。 ...
石化廠再生能源的需求量不少,光靠太陽能還不夠,因此業者多把眼光望向了離岸風電。 報系資料照

綠電種類這麼多 為什麼非風電不可

盤點目前台灣正在發展的再生能源,氫能、生質能、地熱量都還太少,太陽能、風能目前供應量相對較多。石化廠是高耗能產業,對再生能源的需求量不少,光靠太陽能還不夠,因此業者多把眼光望向了風電。

以化盟來說,三家公司第一階段要採購的離岸風電大約6億度到7億度。

石化業者沒有重押太陽能的原因,除了太陽能的案場較小,近來部分太陽能還有與農漁牧業爭地的雜音,行事低調的石化業者自然有所顧慮。若要在自家的廠區鋪設太陽能板,由於石化園區製程多與危險性化學物質有關,屋頂常設有尾氣處理、空調、桶槽、管線及預留維修空間,考量化學工廠設置太陽能板有工安疑慮,在廠區設置的太陽能供電也相當有限,因此轉以購買離岸風電為主。

趙煥章分析現況,化盟第一階段採購的綠電以三家公司自用為主,「風電要買得到,價格要談得起來,要簽約還需要一段時間。」就算簽了約,風場的興建約需三年,完工後還要台電有接收站把電送出來,才算是功德圓滿。

可以想見,化盟與風電開發業者的談判,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但是「關關難過關關過」,作為業界首創的綠電團購模式,化盟能否成功,每一步都會是業界關注焦點。

延伸閱讀 》

離岸風電新時代 能打破「只要不是台積電買綠電就是難」的魔咒?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企業生日快樂/現觀科行動廣告業務 將邁入收割期
下一篇
石化需求旺季三利多加持 台塑四寶本季業績看增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