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鴻海去風險化 重整供應鏈

提要

董座劉揚偉接受BBC專訪 談美中關係惡化影響 將大舉押注電動車 瞄準全球5%市占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本報系資料庫)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956字

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

鴻海集團(2317)董事長劉揚偉接受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專訪時表示,隨著美中關係交惡,鴻海集團設法「去風險化」,正重新布局部分供應鏈,並大舉押注電動車(EV),希望未來數年能拿下5%的全球電動車市占率。

劉揚偉並解釋,為何電動車是鴻海集團下一個大好機會,因為電動車有如「一台大型iPhone」,而鴻海集團大陸廠擅長製造相機模組、連接器、甚至手機背殼,而電動車最重要的是電池和馬達,正是鴻海集團得心應手的技術領域。

鴻海集團希望在未來數年掌握5%的全球電動車市占率,就一家目前只生產寥寥幾款車的公司來說,是野心勃勃的目標。但劉揚偉有把握這項豪賭終有回報。

他說:「沒道理在單一地點製造(電動車),所以很自然會把生產區域化。」他指出,鴻海集團的電動車廠將設在美國的俄亥俄州、泰國、印尼,甚至可能在印度設廠。

劉揚偉在16日刊出的專訪中強調,美中關係緊張升高,鴻海集團必須防範最糟情況發生。他說:「我們期盼,和平與穩定是兩國領導人念茲在茲的事。但身為企業和執行長,我必須思考,萬一最糟情況發生該怎麼辦?」

他表示,鴻海集團已著手進行「企業延續規劃」,某些生產線已遷出中國大陸、轉往墨西哥和越南,尤其是與「國家安全產品」有關的產線。BBC指出,劉揚偉指的也許是鴻海集團製造的資料中心伺服器,可能內含敏感資訊。

鴻海集團以代工製造iPhone、iMac等蘋果產品著稱,包辦逾半數蘋果裝置生產。大客戶還包括微軟、Sony、戴爾和亞馬遜。多年來,產品在美國設計、在中國大陸製造,然後銷往世界各地的營運模式成功,讓鴻海集團壯大成消費電子巨人。但近年美中關係交惡,使鴻海集團成為兩大經濟體之間的夾心餅。

至於美中緊張升高是否對鴻海的商業模式-倚賴美國設計與大陸製造構成壓力,劉揚偉說:「目前為止我們尚未見到。」他表示,一些外國客戶敦促把生產移出中國大陸,但這是他們的決定,不是鴻海的決定。「他們的政府力促去風險化,然後他們告知我們。」

除了地緣政治因素外,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也是企業考慮降低在中國大陸曝險的另一理由。劉揚偉坦承,去年鄭州廠區爆發工人抗議和集體暴動事件,如今檢討起來,他當時應該以不同方式應變。他說:「若同樣情況再度發生,我會決定全面停工。」

延伸閱讀

鴻海印度設廠計畫 有眉目

劉揚偉BBC專訪:美中交惡 押注EV是鴻海去風險化一環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八方雲集法說會/雙品牌拚展店 梁社漢將突破240店
下一篇
廣達史上最高股利來了!林百里含笑領鉅款 89億將入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