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水泥大廠進軍零售業!七年級生領航,環泥如何打進元太供應鏈?

提要

水泥大廠進軍零售業!七年級生領航,環泥如何打進元太供應鏈?

電子紙大廠元太日前在智慧顯示展中揭露「互動感應智慧貨架標籤」,監測貨架的商品數量異動。蘇義傑攝
電子紙大廠元太日前在智慧顯示展中揭露「互動感應智慧貨架標籤」,監測貨架的商品數量異動。蘇義傑攝

本文共1614字

遠見雜誌 文 / 郭逸

消費市場的科技應用,近年不論國內外一再革新,而環泥子公司利永環球科技所研發的壓力感測器,也將為台灣零售業開啟新的篇章。這家傳產轉投資的科技公司,何以成功跨足新市場?又如何成為電子紙大廠元太的獨家供應商,創造全新的智慧零售時代?

未來逛賣場時,商品下方的標籤如果電子化,除了提供售價,還能即時顯示商品剩餘數量及各種促銷優惠等多元資訊。

電子紙大廠元太(8069)日前在智慧顯示展中揭露「互動感應智慧貨架標籤」,監測貨架的商品數量異動,銷售端的業者即時補貨,降低商品盤點的人力成本,並增加與消費者的互動,藉此增加消費行為。

全新的電子標籤應用,也將進一步打造電子紙產業生態圈,因為元太採用瑞昱(2379)的單晶片(SoC),達成低耗電,並使用台塑(1301)的太陽能電池模組(DSSC),電子紙貨架標籤以再生能源供電,且續航力更長。

而這款電子標籤要精準偵測貨架上商品數量的變動,是運用利永環球科技(Uneo)的超薄型壓力感測器,這是利永環球科技從2022下半年開始發想,並於今年初完成樣品,未來將借助元太電子紙的海外佈局,取得合作機會。

混凝土大廠環泥的子公司利永環球科技的超薄型壓力感測器。郭逸攝
混凝土大廠環泥的子公司利永環球科技的超薄型壓力感測器。郭逸攝

利永環球產品管理處長黃國展說,疫情結束後,消費市場復甦,業者也在想方設法創造智慧零售,降低人力成本並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而配置超薄型壓力感測器的電子紙標籤,可以為零售業者創造兩項主要優勢。

優勢一》即時盤點、補貨,降低人力成本

全新的電子紙標籤可取代紙本標籤,除了顯示商品價格,黃國展也提到,業者現在必須人工逐項盤點,耗時又耗力,還可能出錯,若採用電子紙標籤,消費者在貨架上拿走2瓶綠茶,內嵌感測器的貨架平台就能即刻偵測,傳送資訊至後台,業者掌握庫存狀況,貨架空了快速補貨。

這是因為利永環球的壓力感測器依據設定的承受壓力,呈線性反應變化,壓力越大則電導越高,輕薄、可彎曲,壓力感測範圍廣泛,小至手指輕輕碰觸,大至重型工具機,都能精準量測。

優勢二》多元行銷方案,增加互動與消費

此外,紙本標籤標示促銷方案的空間有限,而電子紙標籤的智慧顯示系統可精準鎖定消費行為,讓業者調配各種行銷模式。

黃國展舉例,知名巧克力餅乾的廣告台詞:「轉一轉、泡一泡牛奶」,當消費者拿起一包餅乾,電子紙標籤會立刻呈現搭配牛奶的促銷方案,吸引消費者前往生鮮區購買牛奶,增加賣場業績。

甚至連消費者的購物特性,電子紙標籤都能略知一二,黃國展說,當消費者拿了一瓶可樂,最後卻沒有結帳,感測器會記錄消費狀況,再透過大數據分析,供業者思考行銷策略的優劣。

即時感知系統,攻智慧醫療

利永環球已投入智慧醫療領域。unsplash
利永環球已投入智慧醫療領域。unsplash

環泥總經理侯智升說,智慧零售是未來的主力市場,而利永環球也已投入智慧醫療,例如患有褥瘡的病患躺臥在內嵌感測器的病床,可機動調控翻床時間,或是失智長者突然離開病床,即時通知醫療人員關注。

因為歐美較能接受單價高的產品,侯智升說,內嵌感測器的病床以美國為主要出貨點,今年預計產製萬床,做為進入市場的敲門磚。

利永環球的壓力感測器在智慧時代找到利基,值得一提的是,利永環球的母公司,竟是台灣知名水泥業者「環球水泥(1104)」。

水泥業者跨界,功臣是侯家四代

說起利永環球,是環泥的轉投資公司,2010年透過工研院技術移轉,環泥成立電子事業部,3年後獨立成為公司,擁有感測系統的設計、生產與整合能力。

促成傳產跨足科技業的,正是台南幫的侯家第四代、現任總經理侯智升與副總經理侯智元。這對七年級的兄弟檔是環泥董事長侯博義的兒子,他們分別取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機博士、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的學位,返台進入環泥,胼手胝足開創新事業。

侯智升2007年返台後,先進入工研院,開始研究超薄型壓力感測應用技術,而後技轉到利永環球,除了應用在鍵盤、按鍵,負責業務拓展的侯智元,說服戴爾、惠普等大廠合作,現在還跨足智慧醫療、運動等多元領域。

雖然利永環球還在成長階段,但已逐漸做出成績,也讓老牌水泥廠環泥在穩定的混凝土、石膏板生意之外,掌握截然不同的利基。

※本文由《遠見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關心世界之外,《遠見》同樣關心台灣的現在與未來。藉由觀察、採訪、民意調查,深入分析報導台灣社會的大脈動,提供與世界趨勢互相映照、反思的平台,希望能夠用財經知識拓展前瞻視野,以人文養分積累素質品味,成為台灣以及整個華人社會中「前進的動力」。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塑新智能拚7月量產 台塑四寶宣布增資100億元
下一篇
六企業擴大在台投資 穗高、千附、茂迪等也要加碼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