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塑董座林健男:建請政府務實檢討制定能源轉型政策

本文共807字

經濟日報 記者魏鑫陽/台北即時報導

政府自105年起推動「展綠、增氣、減煤、非核」能源政策,以擴大天然氣及再生能源發電取代核電,台塑(1301)董事長林健男表示,目前再生能源建置進度落後且發電不穩定,無法在缺電時扮演穩定供電的角色;然政府排除零碳的核能作為發電選項,讓台灣陷入缺電危機,使業者要達成碳中和目標更加困難,建請政府務實檢討制定能源轉型政策。

林健男指出,特別是俄烏戰爭讓高度仰賴天然氣的歐洲國家,陷入能源短缺及價格高昂窘境尤為殷鑑,應規劃最適切的發電結構,布建多元能源,並在安全無虞前提下,審慎評估讓現有核電廠延役,同時參考國外發展新一代小型核能設施(SMR)的可行性,確保供電穩定。

另,歐盟將自112年起針對部分進口商品要求申報碳排放量,116年開始課徵碳關稅(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世界各國亦規劃陸續跟進,如台灣未能儘速建立碳排總量管制、碳交易及碳費定價等政策,與國際接軌,面對各國實施碳關稅之減碳要求,將影響台灣業者未來產品之國際競爭力。

林健男呼籲,政府儘速制定與國際碳交易對接的碳定價政策與配套措施,消弭與國際碳管制落差,並輔導鼓勵中小企業投入減碳改善。

再者,「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早已成型,且全球最大「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亦於111年生效,台灣均被排除在外。儘管RCEP降稅幅度不高、降稅期程長,且台灣出口東協地區有七成產品免關稅,加上部分台商已在東南亞投資設廠,短期內衝擊不大。

然長期而言,由於台灣已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覆蓋率不到一成,關稅壓力日益攀升,且RCEP將促使亞洲及紐澳等地區的產業與資源連結,造成亞太產業供應鏈的重新形塑,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特別是受衝擊的石化、鋼鐵及紡織等產業,未來成長動能將難以維繫。

林健男建議,政府應積極推動與重要經貿夥伴建立雙邊貿易協定,抵銷RCEP對台灣產業之負面衝擊。也期盼政府與業者合作,共同營造台灣成為一個有利產業永續經營與發展的環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股漲107.88點
下一篇
台股驚驚漲 暗藏五隱憂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