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左手賣右手 中國地方財政收入虛報達3700億元

本文共884字

中央社 台北27日電

中國地方財政壓力可能比帳面上所看到的情形更嚴峻。據中國審計署26日發布的報告,2022年,地方政府藉「自賣自買」方式,虛增財政收入總計高達人民幣861.3億元(約新台幣3700億元)。

中國經濟受到疫情封控、多領域監管等政策影響,呈現疲軟態勢,加上為了救經濟,去年一連串的政策,例如降費、減稅,令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大減,進一步使得地方財政黑洞持續擴大。

地方政府為了填補缺口使出渾身解數,然而近日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地方財政面臨的壓力可能比帳面上看到的更大。

中國審計署26日發布「關於2022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直接點名「地方財政管理不夠嚴格」,不少地方政府藉由各式手段虛增財政收入,美化帳面數字,整體而言存在4大問題。

名列首位的財政問題是「國有資產左手賣右手」,報告指出,至少有70個地區藉由自賣自買國有資產、虛構土地交易等方式虛增財政收入,其中67.5%發生在縣級,金額合計高達人民幣861.3億元。

其次是違規新增隱性債務,共有49個地區藉由承諾回購、國有企業墊資建設等方式,違規新增隱性債務415.16億元。

專項債券管理問題也被點名,至少有20個地區藉由虛報專案收入、低估成本等方式將產品「包裝」成收益與融資規模平衡,借此發行專項債券198.21億元;財政暫付款的缺口也持續擴大,報告稱,至2022年底,總計54個地區的暫付款餘額達1481.39億元,比2021年同期增加83.63億元。

另據中國財政部最新統計數據,今年前5個月全國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成長16.5%。然而市場分析認為,雙位數成長是因比較基期低,在土地出讓收入不如預期、債務到期等壓力之下,地方財政緊張的情況仍未改善。

據第一財經報導,財政收入資料一般而言有一定延遲性,例如5月份的部分稅收資料是反映4月份經濟情況,而地方賣地收入反映的是前幾個月土地出讓情況,因為從土地出讓到繳款,一般需要3個月左右的時間。由於5月部分經濟數據顯示經濟持續趨緩,因此使得6月的財政收入成長面臨壓力。

報導提到,為了緩解財政收支的矛盾,部分地方政府仍持續在支出端「繼續過緊日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陸廠躋身蘋鏈概念股淡定 對蘋果依賴性逐步降低
下一篇
美再出招 削弱華為影響力 中興通訊、海康威視等也在黑名單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