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36字
香港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馬時亨建議,在基本法23條完成立法後,香港民間應該多向西方解釋23條非洪水猛獸,他並說,歐美資金真的有些撤出市場(港股)。
馬時亨曾擔任財經事務局局長,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後因病卸任,現為跨國保險公司富衛集團主席。他一向敢言,被視為開明派。
明報今天刊登對其專訪,他說,過去幾年,香港五大支柱產業中,債市、銀行業、保險業及資產管理有長足發展,只是股市跑輸,「歐美資金真的有些撤出市場」。
但他說,這只是(跌市)其中一個原因,最主要還是香港市場與中國大陸息息相關。房地產問題、地方債問題,對消費等有影響,大陸小小傷風,香港便會大傷風。
他認為,大陸經濟始終會有轉機,房企也會見到曙光,壞消息都已消化了,但港股不會很快就大升。
對於香港可以如何吸引歐美資金重新進場,馬時亨說,香港要積極向在港的外商、領事解說,也要更主動地走出去。
他說,「美國對我們的態度確不是那麼友善,但我覺得還是要告訴他們的商界、他們的人民,香港不是像有些外國政客和傳媒講得那麼黑、那麼灰的……政府現在有很多掣肘,我覺得應該組織一些民間的人,跟外國有生意聯繫的、很熟悉歐美的生意人,甚至政客,遊說他們。」
他說,民間向外解說很重要,「特別是今年,美國想取消香港的經貿辦事處,若美國總統下此命令,我們就很麻煩,要撤出美國了」。
他建議,香港貿易發展局等可以組團,率領商界去做此事,特別是23條完成立法之後,香港民間力量要向西方解釋23條不是洪水猛獸,因為西方對23條未必完全清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