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中國多省下修比較基準 2023年經濟成長率大幅上升

本文共833字

中央社 台北1日電

中國多省經濟成長率數字出現灌水情形,其中河南將前年GDP下修人民幣3100多億元(約新台幣1.33兆元),使去年經濟成長率由衰退3.6%變成上升4.1%。分析指,前年數據大降的原因與打擊統計造假有關。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中國各地方政府近期陸續發布去年的經濟數據,然而多個省份卻出現「數據灌水」情形,下修前年的GDP數字,使得去年的經濟成長率大幅上升,甚至由負轉正。

目前至少有4個省份「修正」前年的經濟數據,其中河南將前年的GDP由6兆1345億元下修至5兆8220億元,使得去年經濟成長率由衰退3.6%變成上升4.1%。

河南官方對此的說法是,「2023年以來,河南著力提升數據質量,加大統計數據核查力度,實事求是修正歷史同期數據。」

同樣藉由下修前年的GDP數字,福建去年的經濟成長率從2.3%上升至4.5%;江西去年的經濟成長率從0.4%上升至4.1%;湖南去年的經濟成長率從2.76%上升至4.5%。

然而在「數據灌水」、「改降為升」的背後,報導引述熟悉統計工作的體制內人士分析,這種行為不見得是地方政府主動作為的結果,而是源自於去年「統計造假專項治理行動」和「專項統計督察行動」。

去年8月,中國國家統計局派督察組到6省進行督察,其中就有河南。督察的結果是,「河南一些問題邊整改、邊發生,舉一反三不夠,落實統計造假專項治理行動要求不夠徹底,追責問責進展緩慢」。

這名人士也提及,一般而言,每年各地的GDP都會有一些「水分」,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各省的GDP加總後比全中國的GDP超出幾兆。不過這個數字也在逐年變小。

他說,就在河南公告經濟數據的兩天前,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了「統計造假」被納入「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處分,強調統計造假是統計領域最大的腐敗,嚴重違反統計法,嚴重影響統計數據質量,「干擾甚至誤導宏觀決策,違背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和求真務實工作作風,損害黨和政府公信力」,在這樣的氛圍下,「哪個省都不想暴露自己數據裡的水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再駁產能過剩論 中國外交部稱美國焦慮過剩
下一篇
兩岸旅遊大突破 陸文旅部:開放福建赴馬祖旅遊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