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兩岸統一 蘇起:是習近平無可迴避的歷史責任

本文共1048字

聯合報 記者林宸誼/即時報導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4年的新年致詞中,再度展現出統一台灣的企圖。國安會前祕書長蘇起19日表示,兩岸統一是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無可迴避的歷史責任。如果成功,他將是中國統一的「偉人」,功績直比毛鄧;倘若失敗,自然就成歷史「罪人」。

蘇起在「美中對抗下的台灣選擇」新書中指出,習近平在2013年10月會見前副總統蕭萬長時就說過,「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顯示他上任伊始已想終結兩岸「拖」的局面,尋求解決之道。

因此蘇起表示,習近平進入第三任期,年齡將從69歲邁向74歲;如果續任第四任期,那就是從74歲走到79歲。從生理年齡考量解決台灣問題的時間表,第三任應優於第四任。

況且中共二十大後已擺出清一色的「習家軍」,蘇起認為,主事者絕大多數都曾來過台灣,甚至好幾次,也與台灣人士常有接觸。這個班底使習近平必須在第三任交出台灣問題的漂亮成績單,沒有任何卸責空間。

蘇起進一步解釋,如果習近平在第三任順利解決台灣問題,他在全黨全民中的「威望」將使第四任唾手可得。

「總統蔡英文的『倚美謀獨』則是強化北京對台緊迫感的最後一根稻草。」蘇起強調,自兩岸交往以來,大陸對台圈子始終鷹鴿並存,鷹派為數不少,但鴿派也遍布各處,不時發聲呼籲理性冷靜,習近平的「心靈契合」更是歷來最軟的訴求。

蘇起認為,大陸的邏輯是,與「祖國統一」相比,「中華復興」更重要,只要能夠「中華復興」,憑兩岸的「時」與「勢」,台灣遲早會瓜熟蒂落,回歸祖國懷抱;太過躁進,反而會傷害「中華復興」大業,所以對台宜緩不宜急。

這種思維長期占據大陸官方及輿論主流地位。蘇起表示,由於台灣商學媒界在大陸最常碰到的就是這些人,所以它也變成台灣社會對大陸認識的主流,從而對兩岸進程普遍抱持樂觀,間接助長「拖」的心態。

然而不幸的是,美中關係於2018年惡化後,蔡英文隨即與美國反中鷹派深度掛鉤,全力配合其反中抗中,台灣內部民意也在民進黨執政下離統一愈來愈遠。

蘇起觀察,北京對形勢的研判已經出現變化,首先,美國兩黨反中的一致性短期內不易改變。其次,台灣各黨的大陸政策,在民意板塊移動後也縮小了差距,台灣漂離大陸的趨勢不易改變。

第三,既然美台都很難改變反中基調,而且它們瞄準的就是「中華復興」,所以北京的耐心不一定會等到好結果,首先受傷的反而是「中華復興」大業。最後既然如此,或許可以考慮「長痛不如短痛」以一勞永逸。

因此蘇起認為,未來五年習近平達成「完全統一」,似乎已具備主觀條件,外界懷疑多年但一直沒有具體感受到的中共「緊迫感」,終於越來越真實。

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記者林宸誼/攝影
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記者林宸誼/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陸高端電動車「極氪」赴美IPO 擬集資逾118億
下一篇
中法歐會談 聚焦經貿、俄烏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