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內需不足 陸學者:2024年中國經濟將比2023年難度更大

本文共996字

聯合報 記者謝守真/即時報導

展望即將到來的2024年,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指出,OECD近期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5.2%,2024年、2025年為4.7%、4.2%,因此可以看出,2024年中國經濟其實比2023年難度更大。他認為,當前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內需不足。

張燕生接受上海《澎湃新聞》專訪時指出,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大概在5.3%左右,完成了年初設定的目標,但這是在低基期上完成的。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3%,若2023年是5.3%,兩年平均還是比較低的增長率。目前中國的經濟運行仍屬恢復性,存在內生動力不足、轉型升級面臨新阻力、高質量發展面臨一些新的困難和問題等。

他指出,中國經濟2023年面臨的風險,一是沒有真正擺脫疫情影響;其次,地緣政治的影響非常大。從外貿看,今年大陸與前五大貿易夥伴中的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的進出口,尤其是出口,下降幅度非常大,超過外需萎縮所產生的影響。

第三,需求衝擊。張燕生表示,至少到2028年,全球經濟增長都會低於均衡水準,需求不足可能是全球性現象,這也導致中國經濟的困難。

張燕生認為,當前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問題是內需不足。若要對內需綜合施策,投資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在他看來,如果從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看,目前中國大陸的基礎設施「還差得遠」。例如,城市更新、交通改善,以及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都還面臨很多困難,這些方面資源供應還不足,一些公共服務還需要大量的投資。

張燕生指出,要擴大消費,首先得從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做起。這就必須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需要六個因素:加快新型城鎮化、新市民化,把勞動力和資源要素從低生產率部門轉移到高生產率部門;提高經濟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和國際化程度;通過教育提高人力資本素質;提高研發創新能力;改革推動制度變遷;發揮市場規模優勢來更好的發展。

對於大陸民眾不願意花錢的原因?張燕生說,這是因為中國大陸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成本太高,保障能力弱,讓老百姓有後顧之憂。

針對不少學者呼籲大陸官方發放消費券,張燕生表示,這些政策如果是在2020年、2021年推出可能是好政策,但如果到了2024年才實施,已經太晚了。他認為,大陸要擴大需求,短期的政策主要還是投資,中期則是要真正解決車市、樓市、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的問題,長期是解決改革防風險問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指出,當前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還是內需不足。(...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指出,當前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還是內需不足。(新華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歐盟暗示對陸電動車加稅 執委會貿易主管透露可能在暑假之前實施
下一篇
古巴宣布對中國公民免簽 旅遊搜尋熱度增4成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