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移民火星第一步?大陸開發出基於火星隕石的製氧材料

本文共743字

聯合報 記者林宸誼/即時報導

到火星上居住是人類的夢想之一,但首先要解決缺氧問題。大陸科研人員利用自主研發的智慧型機器人「機器化學家」,從火星隕石中分析並提取成分,研製出一種新型製氧催化劑,探索出一條在地球外星系就地取材研製化學品的新路,並在14日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新華社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製的「機器化學家」名叫「小來」,不僅「會學」還「會想」「會做」。這次研製催化劑,根據火星隕石的多種化學成分,一共有376萬多種可能的組合配方,如果靠人類科研團隊一一實驗驗證需要2,000多年。

中科大教授江俊指出,「『小來』學習了5萬多篇相關的化學論文,用「智能大腦」思考並設計出一個基礎配方,然後做實驗並根據結果不斷調整配比,用6周時間找到最佳配方。」機器人自主發現並研製化學品,為人類探索星空提供了一條新路。

由於火星大氣中的含氧量極低,無法滿足人類生存,近年來,國際科學界發現火星上存在大量的水,那麼在火星上利用太陽能發電,再用電從水中解析出氧氣,成為可行的技術方案之一。

然而「電解水」還需要使用催化劑,來解決製氧速度慢、能耗高等問題,若是從地球運送成本則會非常高昂。

因此,能否在火星上就地取材研製催化劑,成為一個關鍵技術問題。此外,低溫、低氣壓、高輻射的火星環境,對人類登陸後「就地研發」很不利。

中科大羅毅、江俊、尚偉偉教授團隊與深空探測實驗室張哲研究員等合作,利用自主研發的智能機器人「機器化學家」,從火星隕石中分析並提取成分,研製出一種新型製氧催化劑。

中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羅毅表示,這項研究成功驗證了人工智慧可以自動研製新材料,將為人類在遠離地球的星球上製備氧氣、建造基地、生產食物等作出貢獻,並利用火星資源研製出更多化學品,進一步探索太陽系深處。

圖為位於甘肅省金昌市的「火星1號基地」,此地的戈壁灘擁有與火星最為相似的地形地貌...
圖為位於甘肅省金昌市的「火星1號基地」,此地的戈壁灘擁有與火星最為相似的地形地貌特徵。大陸在此通過火星生存場景模擬、實體建築仿製、科幻造景等手段,打造出中國首個火星主題沉浸式實景體驗基地。 (中新社)
中科大科研團隊與工作中的「機器化學家」。(新華社)
中科大科研團隊與工作中的「機器化學家」。(新華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五一長假意外頻傳 北嶽恆山景區大石滾落砸中遊客一死五傷
下一篇
歐盟暗示對陸電動車加稅 執委會貿易主管透露可能在暑假之前實施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