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江西新余/防里村石碑 深藏功名

矗立於歐陽氏祠門前的一塊塊青石碑。
矗立於歐陽氏祠門前的一塊塊青石碑。

本文共715字

經濟日報 大陸特派員王玉燕/專題報導

在分宜縣鈐山鎮最南端的防里村,山環水繞,綠樹成蔭,村前有一大片古樟樹林,其中最高齡的已有1000多歲,樹圍22公尺,需13個成人才能合抱,年輕的樟樹也有100多年歷史。按照防里村的古老習俗,村里每中一位進士或舉人,就在村口種一棵樟樹。建村1000多年來,這個人才輩出的小山村,有多達37棵的古樟樹林,成為防里村蔚為壯觀的奇景。

始建於東晉永和元年的防里村,原有孫、歐陽、楊三個姓氏,後來孫氏家族因一場火災遷走,如今只留下歐陽和楊兩姓氏,共有900多名村民,百分之八十都姓歐陽。

在歷史長河中,防里村人才輩出,先後出了19位進士,其中孫氏家族出過五位進士,歐陽家族出過12位進士,楊氏家族出過兩位進士。除了進士之外,還有12位舉人、諸貢等百餘人,人才之多,文風之盛,在江南實屬罕見。新余市最後一位進士歐陽紹祁也出自防里村,他還是新余市第一位出國留學生,曾於1909年被公派到日本東京法政大學留學。

防里村文化底蘊厚重,較完整地保留了百餘處歷史遺跡,其中村前四個建築遺跡最具象徵性:一座文昌塔如筆,一座單拱石橋像墨,近20畝的草坪如紙,一個砌成約2畝的圓台似硯,這正是「進士村」書香門第傳世家風的象徵。

矗立於防里村歐陽氏祠門前的一塊塊青石碑(又叫功名碑),其頂部都有一個通透的菱形小孔。據說在科舉制度,凡是通過正途考取進士的,立的青石碑都有一個透光的菱形孔;假如沒有這個孔,可能就是出錢買的官員。

防里村至今還保留有一個學堂,這里曾經是明建文帝師太常寺卿黃子澄讀過書的地方,清末最後一個狀元歐陽紹祁的舊居還保留完好。走到這裡,可以感覺到「文官下轎,武將下馬」防里清門的威望。現在,防里村是江西省的歷史文化名村,同時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花萬元要進南昌火箭發射場卻被騙 陸政府出手管制
下一篇
大陸房市以舊換新 上海跟進成第二座響應的一線城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