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大陸兩院院士增選 中國科協:不准遊說、賄選、拉票

本文共1133字

聯合報 特派記者廖士鋒/北京即時報導

作為大陸最高學術榮譽的「兩院院士」目前已經展開增選流程,而此前有院士發文披露「本世紀以來,每一輪都有候選人直接金錢給有投票權的院士」之後,大陸最重要的科學團體「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發文要求「十不准」,有違者視情節給予全國性學術團體約談、當次推選無效等處分。

大陸「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協)4日公告一份名為「中國科協推薦(提名)院士候選人工作『十不准』」的文件,當中指出為使院士候選人推選工作不受「非學術因素」干擾,維護院士稱號學術性、榮譽性、純潔性,提出了十項要求。

文件要求大陸全國性學術團體不准開展可能影響或干擾推選工作的任何活動;不准將因品德失範、學術不端和違反科技倫理等人員,以及因違紀違法等問題人員作為院士候選人。

至於候選人被要求不得開展請托、遊說、拉票、助選、賄選、打探推選資訊等活動;不得以匯報、請教等名義「拜訪」有關單位和人員;專家則應堅決抵制各種干擾推選、搞公關、拉選票等不當行為,不准收受候選人及其單位贈送的禮品、禮金,不得違反規定私下接觸候選人,進行不當交往、利益交換等活動。

大陸的兩院院士,即「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都以理工學科領域為主。按規定,院士兩年增選一次,2021年增選後,中國工程院院士總數為971人,外籍院士總數為111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總數為860人,外籍院士總數為129人。

2023年大陸院士選舉已於5月底開展,據新華社日前報導,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額共79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總名額不超過90名。兩院還首次發布增選指南,明確增選名額向「國家急需的關鍵領域和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傾斜;向「為國防和國家安全作出突出貢獻的科研人員」傾斜;向「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工程並作出突出貢獻的科研人員」傾斜。

此前,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就曾於6月公開在微信發文指出,「本世紀以來,每一輪都有候選人直接金錢給有投票權的院士」。而且現有院士都知道誰是行賄之後當選的院士,很多學部的現有院士有一些不僅是送過錢,而且其他院士明確知道其送過。

他直言,在這樣的情況下,多數學部的院士頭銜就不是榮譽的象徵,而是與學術相關的權力的象徵。他強調,如果40年內,一半以上學部內的全體院士可以說「我們學部沒有一位現任院士曾經為了當選行賄過」,「也是可喜可賀」。

饒毅是大陸生物科學領域重量級學者,曾於2011年參與中科院院士增選,但落選並宣布不再參與評選,還指出不再候選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

事實上,大陸院士賄選議題並非首次傳出,此前大陸鐵道部運輸局前局長張曙光2013年9月曾在法庭坦承自己於2007年和2009年兩度參加中科院院士評選,期間多次行賄,總額高達人民幣2,300萬元(約合台幣9,888萬元)。

大陸中國科協近日發文要求院士選舉「十不准」,圖為2021年5月28日,中國科學院...
大陸中國科協近日發文要求院士選舉「十不准」,圖為2021年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新華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傳美國擬結盟菲律賓 阻止大陸主導鎳市場
下一篇
北京住房限購令大鬆綁 上海、深圳有望跟進放寬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