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美攜手35國研發核融合技術 盼減少依賴化石燃料

提要

盼減少依賴化石燃料 降低氣候變遷衝擊 同步聚焦供應鏈管理與安全

美國總統氣候特使柯瑞。  路透
美國總統氣候特使柯瑞。 路透

本文共725字

經濟日報 記者張聲肇/綜合報導

美國氣候特使柯瑞5日在杜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會議上宣布,啟動和35國合作研發核融合科技的計畫,希望有助人類減少依賴化石燃料,降低氣候變遷衝擊。

柯瑞說,這項國際合作除了專注核融合發電技術研究發展,也將聚焦於供應鏈問題、管理與安全。

核融合是太陽及其他恆星產生能量的方式。這種反應也可以在地球上複製,方式是用雷射或磁鐵產生的熱力或壓力將兩個原子擠壓成一個密度更高的原子,過程中釋放大量能源。

儘管核融合仍在發展階段,但被視為潔淨且無碳排的能源,比目前透過核分裂發電的核電廠具有重大優勢。核融合在產生大量能源同時,不會製造出長久存在的放射性廢料,也不會像目前燃燒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發電廠,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導致氣候變遷。

核融合最大的挑戰是,需極高溫度和極大壓力才能促成原子融合,因此產生新能源之前已耗用大量能源,離商業化還有很長的距離。目前為止的實驗,僅有少數幾次產生的能量高於促發融合反應使用的能量。若相關技術發展成功,「核融合能源廠」的建造、選址、管理法規等問題,也都是必須事先解決的重點。

柯瑞說,「我們正逐步向前,達成融合發電的現實,沒錯,其中還有很大的科學與工程挑戰。這條路要往前走,最關鍵的是縝密的思考與周全的政策。」

美國和英國於11月8日簽署了融合技術合作的協議,澳洲、中國大陸、德國、日本等國也都在積極研究。

法國南部的國際熱核實驗反應爐是35國共同參與的「操控融合能源」計畫,目的是要證明核融合是可行且乾淨的替代能源。融合工業協會會長賀蘭德說,俄國和中國也參與,中國尤其積極在推動融合科技研發,「我們正努力打造國際團隊,不讓中國又獨霸一項新科技」。

日本和歐洲1日也宣布,啟動雙方合建的世界最大核融合反應爐。


延伸閱讀

環境部長回應 台灣核能要解三難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南美洲三國外長將訪中 阿根廷擬討論貨幣互換協議
下一篇
AI 雙面刃 耗能也協助節能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