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避開陸股的投資策略?說來簡單做起來難

本文共837字

經濟日報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

截至11月中,MSCI中國指數下跌8%,同期間,不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新興市場基準指數上漲8%,投資報酬率的天差地別,加上美中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導致市場日益追捧排除陸股的EFT。但投資人真能完全減持陸股嗎?

華爾街日報報導,許多分析師和投資組合經理對避開中國大陸的策略持懷疑態度,部分是因為,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亞洲、乃至於全世界擁有巨大影響力。看衰大陸前景的人應考慮如何對其經濟低迷避險。理由如下。

大陸是所有人的問題。資管公司Amundi日本除外亞股部門副主管Hicham Lahbabi說:「我不知道剔除掉中國大陸的新興市場是否真的存在」。被認為可能成為美中軍事衝突導火線的台灣,在MSCI新興市場(中國除外)指數占的權重超過21%,而台灣貿易約五分之一依賴大陸。又例如巴西、南非和南韓,最大出口市場都是中國大陸,而這些國家也都是MSCI 新興市場(中國除外)指數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不僅新興市場,中國也是美國最大貿易夥伴之一,儘管比重下降。

專業人士還沒準備好。希望免受大陸市場波動影響的投資人面臨難以如願的技術障礙:除非散戶打算自己選股,否則勢必要委託別人管理自己的資金——不管是主動式基金的經理人或被動型基金如ETF——絕大多數新興市場股票基金都持有陸股。想投資完全不含陸股的新興市場,選擇可能減少90%以上。資管公司最終可能填補此一空白,但需要時間。

投資人動輒受制。根據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數據,截至9月底,在上海和深圳證交所上市的陸企價值超過11兆美元。還有數兆美元的陸股在香港和美國證交所上市。沒有其他任何新興市場能有這種規模。印股、韓股和巴西股市的市值分別為3.6兆、1.7兆和8,500億美元,投資下去的結果很可能是把錢集中於同一批股票,風險不夠分散。

例如,Federated Hermes全球新興市場主管Kunjal Gala解釋,投資人選擇將資金轉移到台日韓印—亞洲除大陸和香港之外最大的幾個股市—會被迫重押科技股,「受制於晶片周期和換機潮」。

避開陸股的投資策略說來簡單做起來難。歐新社
避開陸股的投資策略說來簡單做起來難。歐新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鮑爾的困境:美國經濟強到難以降息
下一篇
菲美肩並肩軍演首度赴南海島礁 區域緊張升高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