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前英相布萊爾聲望由黑翻紅 凸顯兩大政治盤算

本文共1218字

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

前英國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當年離開唐寧街官邸時,民意支持度降到低點。但最近,布萊爾聲望卻有如鹹魚翻生,再度受他所屬的工黨倚重,期盼借助他的政治才幹在大選日益迫近時為工黨選情加分。

大約15年前布萊爾下台時極不孚眾望,因為他在英國人民眼中犯了一個災難性錯誤:決定加入美國主導的伊拉克戰爭。去年他受封騎士爵位時,甚至激起百萬人聯署要求撤銷這項榮銜。就連工黨內部對布萊爾的評價也大不同,極左派對他嫌惡有加;但也有一些人勉強承認,布萊爾是唯一一位曾經連續打贏三場大選的工黨領導人。

工黨在現任黨魁史塔默領導下,奪回執政權的希望似乎愈來愈濃厚。史塔默最近頻頻與現年70歲的布萊爾同台造勢,也讓這位前首相突然間再度成為鎂光燈焦點。

布萊爾鹹魚翻生 凸顯兩大政治盤算

紐約時報指出,史塔默擁抱布萊爾,有兩大政治意涵:1.凸顯工黨立場從左翼往中間靠攏,尋求更多選民支持;2.布萊爾擁有領袖魅力和溝通技巧,正是史塔默所欠缺的政治資產,在全國大選接近時可發揮互補作用。

布萊爾1997年領導工黨在英國全國大選中贏得壓倒性勝利,1997-2007擔任首相十年期間,領導工黨從左派移往中間派,協助與北愛爾蘭談成和平協定,任內經濟強得足以投資醫療健保與教育。但一大敗筆是他執政末期決定與美國小布希總統共同出兵攻打伊拉克,所持理由--指控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卻證據薄弱。

布萊爾離開唐寧街後,對多國政府提供諮詢服務,獲利不菲,但因某些國家的政府人權紀錄不佳,讓布萊爾賺了錢卻進一步賠了名譽。他名下的「布萊爾全球改變學會」遭指控,在華郵記者哈紹吉慘遭殺害事件發生後,還繼續擔任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的顧問並收錢,也有礙社會觀瞻,儘管該學會辯稱「與沙國關係對西方具有重大戰略重要性,因此有充分理由保持互動」。

再度活躍政壇 成當代政治寓言

政治策略師麥特南認為,布萊爾再度活躍於政壇,可視之為「當代政治寓言」。他說:「如今許多的政治操作都採用名人論述。布萊爾身為政治名人,在民眾眼中曾摔跤,但現在已贏得回歸之路。這與原諒他的伊拉克決定無關,但環繞著他的論述興起,(英國人民開始)準備再次聆聽。」

布萊爾的政治聲望反彈,也要拜保守黨執政期間動盪不斷之賜。關於英國脫歐(Brexit)的僵局,被強生(Boris Johnson)在2019年選舉大獲全勝給打破了,但強生去年卻在醜聞中黯然下台;繼任者特拉斯(Liz Truss)輕率推出顢頇、不負責任的財政政策引起軒然大波,導致她成為英國史上最短命的首相,在任期間被戲稱比萵苣上架期還短;直到現任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上台,才讓政局恢復一些穩定。

與保守黨這群失敗的首相相比,布萊爾當年顯得精明能幹多了。

布萊爾的學會專注於研究非關意識型態的技術決策,並與世界各國政府合作因應包括人工智慧(AI)、數位政策、與歐盟關係等挑戰,也有助於改善布萊爾的形象。

工黨倘若勝選並重掌政權,可望為布萊爾開啟更多發揮影響力的機會。

前英國首相布萊爾。圖/路透
前英國首相布萊爾。圖/路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紅色海嘯來襲 美媒:中國富人不滿專制大舉移民日本
下一篇
美就業減弱...有利通膨降溫 升息可能性下降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