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床上擺爛」成Z世代風潮 美精神病學專家示警:超過2天要注意

本文共863字

聯合報 編譯高詣軒/即時報導

炎炎夏日,假日只想待在床上耍廢一整天嗎?以近期TikTok上的Z世代流行語來說,這種行為可稱為「床上擺爛」(bed rotting),往往意味長時間賴在床上使用3C產品,旁邊放著食物飯來張口。然而專家警告若擺爛過頭,可能是心理健康問題的警訊,並恐會影響睡眠衛生。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助理教授古德(Jessica Gold)表示,一般假日放鬆仍可能從事娛樂活動或和親友玩樂,但「床上擺爛」的行為更沒有活力,從事的活動更少。

古德警告,若賴在床上的時間超過一至兩天,可能要擔心是心理健康的警訊,「整天在床上擺爛的衝動,特別是越來越頻繁時,可能不只關乎單純補眠和需要一天無所事事,而是想躲避清醒時間的感受、壓力和痛苦」,此類行為與憂鬱症、焦慮症等心理疾病症狀有關聯。

不過古德也表示,如果需要床上擺爛也無妨,她自己也嘗試過,「只要你理解你為什麼這麼做,並也求助於其他應對(負面情緒)的技巧」;若不確定自己「床上擺爛」的原因、或是否是個問題,可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紐約愛因斯坦醫學院的精神醫學與行為科學教授芮哥(Simon A. Rego)亦指出,放慢生活腳步看似可達充電效果,讓人重獲動力,但仍應抓準平衡;待在床上時間過久,可能擾亂心情並使壓力增加,即使耍廢當下令人愉快,依然要注意避免從事太久。

古德表示,床上擺爛足以讓人自我隔絕,並忽略自身感受,也可能阻止人們從事有幫助的自我照護活動。專家建議,若要選擇其他自我充電方式,不必要模仿他人的休閒活動,可以按照自身喜好,培養與朋友出遊、運動或冥想等習慣。

除了心理健康,長時間賴在床上也可能影響睡眠。鹽湖城猶他大學家庭與預防醫學副教授巴龍(Kelly Glazer Baron)表示,以睡眠科學來看,「床上擺爛」是他最不樂見的行為,因為床鋪應只用來睡覺或從事親密行為,若在床上清醒時間過長,就應該下床;可另找沙發、舒適椅子當放鬆場所。

推特連結:https://twitter.com/CNN/status/1677867690864652288

一名美國兒童躺在床上玩手機遊戲,資料照片。美聯社
一名美國兒童躺在床上玩手機遊戲,資料照片。美聯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哈瑪斯代表團赴開羅 阿拉伯媒體傳停火協議有「顯著進展」
下一篇
薩默斯稱即使日本「這樣規模」的外匯干預也會失敗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