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以真主之名 艾爾段執政20載伊斯蘭化土耳其

本文共3449字

中央社 安卡拉13日綜合外電報導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政治生涯早期得利於毀滅性地震與經濟不振被推上權力顛峰,成為一個世紀以來唯一與國父凱末爾相提並論的領袖。20年後卻是強震與經濟讓他面臨下台。

外界對民粹的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看法兩極,他14日將尋求擔任3屆總理之後的第3個總統任期,如果成功連任,將使他的統治進入第3個十年,而艾爾段已是當代土耳其執政最久領導人。

美聯社報導,艾爾段2001年創立正義發展黨(AKP),短短一年後就在當時經濟危機和造成約1萬8000人罹難的伊茲米特(Izmit)震災後不滿情緒充斥社會的氛圍中拿下政權。艾爾段自從2003年成為總理以來,一直統治這個歐亞大國。

儘管艾爾段因應今年2月土敘邊境震災和經濟治理手法引發不滿,現面臨執政以來最艱難試煉,分析警告不能低估這位政壇老手,因為他對工人和中產階級裡宗教派選民的魅力歷久不衰。這些選民自認遭過去偏西方的世俗派統治階層疏遠。

艾爾段的民族主義政策經常與西方價值衝撞,相關理念提升伊斯蘭在土耳其的能見度,並且繼續對保守選民發揮摧票威力。支持者認為,艾爾段執政的第一個十年經濟蓬勃發展,讓數以百萬計人脫貧成為中產階級,這足以證明他有能力扭轉乾坤。

土耳其政治學家因塞爾(Ahmet Insel)告訴法國24台(France 24),2000年代艾爾段抓住有利的國際形勢,在經濟上實施新自由主義的穩定政策。

土耳其當時已取得加入歐盟候選國地位,有望以15年時間入盟,這項利多吸引大量外資。土耳其人均所得從2002年的3000美元,於2012年增至創紀錄的1萬2000美元,但如今掉到9000美元,倒退回2007、2008年時的水準。

艾爾段執政期間推動諸如道路、橋梁、機場、醫院、低收入住房等諸多重大基礎建設,也被支持者津津樂道。今年2月震災後政府一度亂了手腳挨轟,艾爾段承認第一時間政府作為有所不足,但強調很快就穩住陣腳。

從那時開始,他端出的選戰牛肉就主打災區重建,承諾一年內興建31萬9000套住房,並在造勢中大力吹捧過去投入基建的功績,強調只有現任政府有能力讓災區復原。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報導,1954年出生的艾爾段童年在黑海濱的里澤省(Rize)度過。13歲那年他擔任海岸防衛隊員的父親決定舉家搬遷伊斯坦堡,希望5個孩子得到更好教養。

他就讀伊斯蘭學校,後來在伊斯坦堡馬爾馬拉大學(Marmara University)取得管理學位。念大學期間,艾爾段結識他的政治導師、後來成為土耳其首位伊斯蘭主義總理的艾巴肯(Necmettin Erbakan),成為他投身土耳其伊斯蘭主義運動的濫觴。

1970、1980年代,他活躍於艾巴肯的親伊斯蘭主義福利黨(Welfare Party)。隨著該黨1990年代壯大,艾爾段於1994年當選伊斯坦堡市長,主政第一大城4年。

1997年艾爾段公開吟誦伊斯蘭詩歌,遭判煽動種族仇恨有罪而入獄,巿長任期戛然而止。詩的部分內容為「清真寺是我們的兵營,穹頂是我們的鋼盔,喚拜塔是我們的刺刀,信仰是我們的士兵」。

但這場4個月牢獄之災反讓他更聲名大噪。由於福利黨當時已遭查禁,重返政壇後的艾爾段2001年和長期盟友、後來成為總統的莒內(Abdullah Gul)共同成立新的伊斯蘭主義政黨正義發展黨。正義發展黨自2002年執政以來,在全國性選舉每選必贏。

艾爾段統治初期把推動重大基礎建設、投入國家現代化當作首要之務,土耳其經濟呈亮麗成長,成為其他新興經濟體欣羨對象,在國際舞台益發自信。2009年艾爾段和以色列總統裴瑞斯(Shimon Peres)在世界經濟論壇(WEF)言詞交鋒,憤怒離席而轟動一時。

但與此同時,對艾爾段日益獨裁的批評也開始出現。

2013年起,街頭抗議讓他的統治面臨挑戰,這一方面起因於政府計劃改造伊斯坦堡巿中心一座廣受喜愛的公園,同時也是對艾爾段日益威權統治表達不滿。他沒有訴諸和解,反而予以打壓。

有報導以「土耳其之春」下註腳,認為哲吉公園(Gezi Park)抗議浪潮是艾爾段統治的轉捩點。分析認為,2010、2011年艾爾段在意識形態上轉彎,施政作風從開明轉趨保守。

政治學家因塞爾說,2000年代初期艾爾段走文化保守主義、政治自由主義路線,尤其在性別相關議題,而且支持開放的教育政策。但是他從2010、2011年起改弦易轍,採行更民族主義立場,把自己形容成體現遜尼派穆斯林價值的土耳其民族主義者。

他開始提倡在那之前十年不曾講過的「訓練虔誠年輕人」這種目標,任命「伊瑪目學校」成員掌理政府要職。在這個時期,學校課綱裡有更多宗教教育內容,艾爾段並透過宗教事務局(Diyanet)推廣宗教意識形態。一系列作為中又以他將歷史性宗教建築聖索菲亞(Hagia Sophia)改成清真寺最具象徵性。

艾爾段為何於執政近十年後出現訴諸宗教理念的意識形態轉變,是值得探究的議題。

2011年艾爾段在擁有國會過半優勢下開始推動宗教保守政策,接下來出現一波阿拉伯革命浪潮「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

因塞爾指出:「我們這才發現他與(伊斯蘭主義運動)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過從甚密。他逮住阿拉伯之春的勢頭,認為那是讓自己成為區域『民主派』穆斯林明日之星的時機,想要當老大哥,並且支持(時任埃及總統)穆希(Mohamed Morsi)和(突尼西亞)伊斯蘭復興運動黨(Ennahda)。」

「我認為他就是從此刻開始改變立場的。」

因塞爾表示穆希遭到推翻後,美國和法國支持政變上台的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這讓艾爾段開始對西方盟友抱持懷疑立場。因塞爾說:「他是個極度偏執狂。」

創黨之初,正義發展黨因缺少盟友,和旅居美國的伊斯蘭學者葛蘭(Fethullah Gulen)率領的社會和文化運動結盟而連贏3次大選,葛蘭運動並且積極推動讓軍方退出政治。但後來雙方變成不共戴天的仇敵,相關形勢演變對土耳其社會造成劇烈衝擊,葛蘭甚至被控主導2016年時的未遂政變。

艾爾段2014年成為首位直選產生的國家元首後,開始推動一項重大計畫,打算改革大致上屬儀式性的總統職位,準備修改出一部「讓土耳其躋身全球前10大經濟體」的憲法,前提就是賦予總統更大行政權。

2016年7月15日的軍事政變是艾爾段第一個總統任期內遭遇的一次權力震盪。叛變士兵當時企圖活逮總統,期間艾爾段有數小時行蹤不明。在地中海濱度假的他後來搭機現身伊斯坦堡阿塔圖克機場(AtaturkAirport),召開挑釁意味十足的記者會後情勢丕變。艾爾段鞏固了權力。

當局認定葛蘭運動是這場政變的始作俑者,導致約15萬公務員被解職,包括士兵、記者、律師、警察、學者和庫德族政治人物在內,逾5萬人遭羈押。

數波打壓和整肅異己引發國際關切,造成安卡拉與曾經心心念念多年想加入的歐盟關係生變,艾爾段揚言「開門放移民進入希臘」的論述加劇彼此惡感。

儘管如此,坐在擁有1150個房間、可以居高臨下俯瞰安卡拉的新總統府「白色宮殿」(Ak Saray)裡,艾爾段當時享受著過去不曾有過的穩固權勢。

他2017年以微幅差距通過修憲公投一改政體為總統制,取得包括宣告進入緊急狀態、任命副總統,以及干預司法體系等權力。一年後,艾爾段在首輪投票中完勝,開始當起「超級大總統」。

那麼這次呢?

保守安納托利亞高原上為數眾多小鎮和鄉村地區是他的票倉。但是他的正義發展黨2019年在地方選舉中輸掉三大城:伊斯坦堡、安卡拉、伊茲米爾(Izmir)。

其中,將伊斯坦堡巿長寶座拱手讓給共和人民黨(CHP)籍的伊瑪莫魯(Ekrem Imamoglu),對當過伊斯坦堡巿長的艾爾段而言,堪稱慘痛打擊。BBC稱「艾爾段從來沒有接受過這個結果。」

高人氣的伊瑪莫魯在今年總統大選民調中贏過艾爾段,理當是讓現任總統最憂心的潛在對手,但是他去年底卻被定罪和褫奪公權。外界認為艾爾段和盟友出招,透過法院裁定直接除掉伊瑪莫魯這個勁敵。

雖然「卡」掉伊瑪莫魯,但是在經濟危機的挫折和2月強震的巨大創傷背景下,艾爾段在大部分選前民調中還是小輸主要挑戰將者、共和人民黨黨魁基里達歐魯(Kemal Kilicdaroglu),這是否意味艾爾段時代就要走向終結?

法國「世界報」(Le Monde)斬丁截鐵稱「言之過早」。

報導說「我們知道他這次將會卯足全力不失去權力」「靜悄悄走人,那他就不叫艾爾段。」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駐處受邀以色列紀念活動致詞 中國代表離席抗議
下一篇
美國麥當勞擬推5美元超值套餐 搶抓精打細算消費者的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