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星華語電影節播台灣生態片 導演:紀錄片是一種態度

本文共906字

中央社 記者侯姿瑩新加坡6日專電

新加坡華語電影節今天播映多部來自台灣的短片作品,包括4部環境生態短片,講述環保人士面臨的挑戰。導演張緯誌表示,「紀錄片是一種態度」,希望作品讓有權力的人看到。

由新躍社科大學及新加坡電影協會攜手主辦的新加坡華語電影節今年邁入第11屆,活動於4月28日至5月7日舉行,呈現55部來自中港台及星馬等地作品。這次共有22部台灣作品入列,包括劇情長片及短片。

華語電影節今天播映的作品包括主辦單位與新北市新聞局、新北市紀錄片獎合作的「紀錄短片集」,集結4部有關台灣環保、海洋生態的紀錄片。

這4部作品分別為講述台灣西海岸興建離岸風機對白海豚影響的「鯨之聲」、記錄深澳海底玫瑰珊瑚礁群及罕見物種「龍女簪」的「沉默螺旋」,以及講述苗栗造橋鄉龍昇村村民守護家園不受事業廢棄物污染的「龍昇不打烊」、聚焦保麗龍廢棄物堆積問題的「屠龍之際」。

「鯨之聲」導演張弘榤、「沉默螺旋」導演張緯誌特地到新加坡出席映後座談,分享紀錄片工作者的心路歷程。

張弘榤認為,紀錄片就是把不為人知的故事分享出去,希望把更多這樣的故事帶給觀眾。

他說,前幾年注意到風電問題,希望了解風電機組運轉噪音對海豚的影響而拍了這部作品。雖然最後成品長度只有27分鐘,但卻整整花了3年的時間拍攝。

長期關注海洋議題的張緯誌認為,「紀錄片是一個態度,至少我對得起自己的態度」,在這個時代留下發言的紀錄。

張緯誌表示,拍「沉默螺旋」主要想讓有權力的人知道新北深澳的海底有什麼,「想給有權力的人看」,呼籲他們不要忘記這片海洋有的東西。

至於作品是否有達到目的?他坦言,「當下有時候會看不到,可是花點時間、隔了幾年,就會看到真的有些改變」。

對張弘榤而言,針對特定議題拍紀錄片是希望藉此告訴觀眾這個社會發生了一件事,「這件事情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對於作品最後能達到什麼效益,張弘榤說,其實都是未知數,但至少已經是盡最大努力去關心。

赴星出席活動的新北市新聞局長張愛晶表示,「新北市紀錄片獎」活動今年邁入第13年,共培育了120部作品,內容涵蓋生態永續、性別及族群等多元議題。

她指出,新北市希望成為孕育紀錄片的搖籃,不限題材、地域,歡迎全球各地導演角逐「新北市紀錄片獎」。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乾旱緩解水位攀高 巴拿馬運河船舶數量回升
下一篇
沙國調漲亞洲油價甚於預期 國際油價大跌過後聞聲反彈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