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我對陸港出口依賴...21年最低 南韓、日本也同步下降

進出口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進出口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文共787字

經濟日報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

財政部昨(24)日表示,中國大陸及香港在台灣、南韓、日本出口角色出現轉變,美中貿易戰後,因大陸經濟成長減速,從對外貿的助力轉為阻力,近年台、韓、日對陸港出口依賴皆降低,去年台灣對陸港依存度更是21年來新低。

財政部昨日發布「台韓日美對陸港貿易概況」專題。陸港為台灣、南韓、日本的最主要外銷市場,也是美國在美洲以外的最大出口地區,但近年受到國際景氣起落、經濟情勢變更影響,市場占比出現變動。

台、韓、日對陸港出口占比
台、韓、日對陸港出口占比

財政部表示,2013年至2023年間受國際景氣起落、美中貿易戰引發全球供應鏈重組,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全球出現史無前例的邊境封鎖,再加上大陸執行清零防疫政策影響到陸港經濟復甦。

據統計,2013年至2023年這十年間,以南韓對陸港出口衰退13.6%最弱,且因主力貨品面臨大陸在地化生產的排擠,衰退集中在2018年至2023年、大減27.9%;日本十年來也減少4.7%,也集中在近五年。

台灣與美國則是在這十年分別增加21.5%、7%。台灣在兩個五年區間穩定成長,增幅落在10%左右;美國則是出口成長集中在近五年、年增11.4%。

若參考對陸港出口占總出口比重,台、韓、日從2020年以來依存度持續下降,台、韓2023年對陸港出口依存度各35.2%、23.7%,均為21年來新低,日本22.1%為15年來低點,就連美國8.7%也屬近年較低水準。

另外,台、韓對陸港長期享有大量出超,其中台灣近十年出超數額介於657億至1,047億美元,幾乎年年高於總出超;南韓以2018年996億美元為高點,近二年已降至270億、53億美元之低點,起伏甚大。

日、美對陸港大多呈入超,其中日本偶有年份轉為出超,但出入超規模均在200億美元之間;美國則存有高達3,000至4,000億美元的鉅額逆差,為陸港最大入超來源,2019年之前約占四成,其後遽降至2023年24%,金額縮小至2,558億美元,為13年來最低。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百度 AI 大模型引爆價格戰 一口氣推出兩款 開放免費試用
下一篇
台股資金押寶「輝達行情」 法人預期可望帶動反彈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