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VIP限時開放》綠色通膨來了 2/碳有價元年正式啟動 我國綠色GDP是否跟上了?

本文共1135字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經濟VIP文章限時開放

淨零碳排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淨零碳排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2024碳有價元年上路,邁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跨出一大步,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保護生態與環境,已成為全球各主要經濟體毫無懸念的共識。於此同時,除了綠色通膨議題吵得沸沸揚揚,讓人想起差點就讓人給遺忘的「綠色GDP」這項統計工作。

綠色通膨來了 1/進入碳有價時代 主計總處物價調查如何與時俱進?

綠色通膨來了 3/三大智庫分析 台灣受衝擊程度會比其他國家大?

2050年淨零碳排為重要國家政策,主管機關理應重視「綠色GDP」,在碳有價的時代,也該是「綠色GDP」強勢回歸的時候了,政府亦應以綠色GDP來檢視淨零目標。

意義與實質關聯性

至於何謂「綠色GDP」?主計總處官員解釋,綠色國民所得帳一般稱為「環境帳」,亦可稱「資源帳」或「環境與經濟帳」,主要用以觀察在發展經濟時,自然環境及資源的耗損情況。

「綠色GDP」主要內容有哪些?主計總處官員指出,我國綠色國民所得帳是按聯合國之環境經濟綜合帳整合系統架構及配合國情可取得之項目進行編製,現編主要內容包括能源資源從供給到使用之流動情形、自然資源(水資源、非金屬礦產、能源礦產與土石資源)存量變化、自然資源折耗、環境排放物(空氣、水及固體廢棄物)排放與其在環境體及經濟體間流動情形,以及環境品質質損等情形,據以估算我國綠色GDP的規模,呈現經濟與環境互動的關係。

簡而言之,「綠色GDP」的概念很簡單,就是估算國內經濟活動對環境、生態所造成的損失,然後自GDP扣除,也就是以GDP減掉環境品質質損、自然資源折耗所得到的數字,就等於綠色GDP。

我國發展情況

對於GDP無法反映經濟活動所帶來的破壞,聯合國於1992年地球高峰會建議各國編製「綠色GDP」,以呈現經濟活動對環境所帶來的負荷,台灣1999年開始試編,迄今已20餘年。主計總處說明,生產活動雖然創造GDP,生產過程卻可能帶來污染及自然資源折耗,因此參考聯合國公布的準則(SEEA)編算綠色GDP,以更貼切的衡量國民生活福利水準及經濟發展實況。

近五年台灣綠色GDP概況。 葉卉軒/製表
近五年台灣綠色GDP概況。 葉卉軒/製表

最新一版的「綠色GDP」已編到2022年,根據這份估計顯示,2022年各類污染所造成的環境品質質損降至316億元,因經濟活動所造成的自然資源折耗也降至94億元,合計損失410億元,占實質GDP比率0.19%,創歷年最低;綠色GDP成長率2.61%,優於經濟成長率2.59%,主要由於污染排放已漸減緩,加以地下水超抽情況也獲改善。

「綠色GDP」成長優於「GDP」成長代表什麼意義呢?這說明的是台灣經濟成長漸趨健康,不是以污染空氣、危害水資源、破壞森林為代價來創造經濟成長。且最新的2022年綠色GDP占實質GDP比率,為創編製以來最低,則代表20多年來我國追求經濟成長的同時,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已有顯著改善。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陸 AI 手機熱賣 消費電子升溫 華為Pura 70系列搶手
下一篇
美就業減弱...有利通膨降溫 升息可能性下降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