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點評總統候選人氣候政見 環團籲強化減碳目標

本文共1077字

聯合報 記者胡瑞玲/台北即時報導

總統暨立委選舉倒數2天,各黨派候選人積極衝刺,台灣氣候行動網絡指出,雖然藍綠白3位總統候選人均承諾2050淨零排放且重視碳費價值,但仍呼籲不論誰當選總統,都應提升減碳目標及再生能源社會接受度、突破碳費瓶頸、提出產業低碳轉型策略。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針對3位候選人氣候能源政見提出4點建議,第一,柯文哲及侯友宜針對減碳雖提出較為積極的2030減量目標,但缺乏完整能源效率政策規畫,且其電力結構並不符合減量承諾,認為除將減碳目標提升至40%外,也須提出明確短、中、長期里程碑的淨零排放路徑圖。

第二,3位候選人均肯定碳定價的重要性,其中2人更對碳稅表達正面態度,但目前碳費制度規畫階段,已見工商團體遊說,要求免徵額、低費率、放寬優惠費率標準、延緩徵收等,認為重視碳定價的3位候選人,需共同維護碳定價制度的安全。

第三,賴清德及柯文哲均強調綠色金融的重要性,卻忽略此制度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促進高排碳產業採取氣候行動。目前3位候選人的氣候政見,產業轉型是現行最不除面向,應協調整合各部會,提出產業低碳轉型戰略,具體說明六大產業(石化、鋼鐵、電子、水泥、紡織、造紙)的階段性減碳目標、轉型路徑,並強化「低碳公共工程採購」、「碳差價合約」等政策工具。

第四,各總統候選人均承諾要將2030年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27至30%,因此侯柯不應助長綠能假訊息傳播,未來應責成各部會提出有納入再生能源輔助的部門發展計畫,確保綠能開發顧及在地的多元價值,如督促農業部提出農業發展計畫,明定再生能源輔助角色,並由經濟部協助推動,落實「農業為本、綠能加值」願景。

另外,台灣氣候行動網路也點評3組候選人的氣候政見,以次號為序指出,民眾黨柯文哲及吳欣盈雖強調淨零排放,但也多次傳播「核能3倍為COP28共識」資訊,無助於淨零政策推動,且目前提出的電力結構主張將「天然氣混氫發電提高至60%比例」納入考量,需至2030年後方能商業化。

民進黨賴清德及蕭美琴喊出多元綠能發展符合國際淨零方向,但最重要的「2030減碳目標」、「碳定價」、「公民參與」、「公正轉型」等相關氣候目標與政策上,仍未提出更進一步的積極措施;在高碳排產業的低碳轉型政見上僅提出「加緊科研腳步」、「訂定各產業別的轉型行動指引」,難以強化2030減碳目標。

國民黨侯友宜及趙少康雖在「電力結構」受提出較明確的無媒時程,且提出的2030減碳目標30%較現有版本積極,但其減碳方式之一為核電延役,並未考量到既有核電廠皆已進入除役或超過延役申請期限,且核廢問題仍無法解決,在法規與技術可行性上無法實踐;另碳定價政策部分,缺少中、長期的具體規畫。

圖由左至右,分別為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賴清德、侯友宜。 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由左至右,分別為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賴清德、侯友宜。 聯合報系資料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