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文總「匠人魂」影片 紀錄達悟族拼板舟技藝

本文共795字

中央社 記者王寶兒台北8日電

台灣四面環海,島嶼海洋文化源遠流長,文總「匠人魂」系列最新影片將鏡頭瞄準蘭嶼,以蘭嶼漁人部落耆老鍾馬雄與紅頭部落的夏曼.馬多為主角,敘說打造「拼板舟」的技藝。

鍾馬雄在影片中說:「我們的老祖宗與神每年都給我們飛魚,而且飛魚來時天氣很好不易船難。」達悟人造船捕飛魚,並相信這是上天的恩賜,道出他們對拼板舟的堅持與背後文化意涵。

鍾馬雄在小學畢業時,父親便教導他造船、抓魚看海流;夏曼.馬多則在30歲回到蘭嶼,跟隨部落長輩參與造大船工事,逐年累積經驗。

上山取材是造拼板舟的第1步,造船之難在取得合宜的木材,夏曼.馬多解釋,造1艘船需用多種樹種:船底板直接觸及礫灘與暗礁,首選堅硬耐磨的台東番龍眼;船的首尾採用耐撞的欖仁舅;船板考量浮力,選用大葉山欖、麵包樹、綠島榕等質地輕軟的板材;接合所有拼板的木釘則以小葉桑製成。

造船者以27塊構件拼接出一艘20人大舟,沒有藍圖,更沒有精確規格,「你自己要去判斷說我要做多大,方便我怎麼拖上來、推下去,是看你個人。」夏曼.馬多強調:「只要穩就可以,只要你的船做得很平穩,你這艘船就不怕翻船。」

造船在達悟族文化中是整個家族的大事,鍾馬雄表示,船表現家族的團結與榮譽,由10餘名男性聯手伐木劈材、拼接成形、雕刻繪飾,婦女也會練習甩髮舞於祭典時演出,並種植芋頭,等船完工落成下水,再將芋頭、豬肉堆滿拼板舟並分食,祈求平安。

文化總會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據聞達悟族人曾出海航向國際,到巴丹島貿易,近年兩地再次展開交流,蘭嶼也發起航海計畫,跨部落共築一艘20人大舟,希望重現這條祖先行過的水路。

文總秘書長李厚慶表示,台灣是海洋國家,達悟族勇敢走向海洋,並在潮汐間孕育出順應生態、季節的習俗,種種通往海洋的傳統,都是先人智慧的結晶,文總則以「匠人魂」讓世界看見台灣的海洋文化。

「匠人魂」第47集影片即日起可於文化總會的Facebook、YouTube頻道觀賞。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9成花蓮餘震發生在嶺頂斷層 陳文山:短期持續調整應力
下一篇
「19號留聲機」計畫團隊帶民眾探索梅山瑞峰村 童趣視角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